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平稳高速增长阶段,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持续不断提升,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国面临的能源情势也越发严峻。此外,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也给我国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与我国提出的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近年来能源消费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除了传统认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外,金融发展成为最新研究的影响能源消费的又一因素。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四化”建设,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时也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无疑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对我国的能源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对于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近年来我国的实际状况,对金融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别作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其次,通过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研究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第三,利用含有交叉项的OLS模型实证研究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对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影响以及各因素对能源消费产生作用的路径。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从短期非均衡状态到长期均衡状态要被修正1.9%。(2)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冲击的响应在6个预测期内始终为正,并且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波动的影响存在2个时期的滞后效应;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内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长期上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3)能源消费对工业化冲击的响应在前4个预测期内为负,随后变为正,并且工业化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只在长期上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4)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冲击的响应在前5个预测期内为负,随后变为正,并且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在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上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只在长期上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5)在工业化进程中,金融发展通过工业化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而且金融发展将强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产生的正向影响,工业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的直接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通过城镇化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而且金融发展将强化城镇化对能源消费产生的正向影响,城镇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的直接作用;在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可能通过城镇化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而且金融发展和工业化可能会强化城镇化对能源消费产生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金融发展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直接作用。
【关键词】:工业化 城镇化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F426.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2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12-14
- 1.3 主要研究方法14
-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14-16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6-22
- 2.1 有关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16-18
- 2.2 有关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18-19
- 2.3 有关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19-21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和缺陷21-22
- 3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2-29
- 3.1 关于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2-23
- 3.2 关于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3
- 3.3 关于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3-27
- 3.4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7-28
- 3.5 本章小结28-29
- 4 变量设计、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平稳性检验29-34
- 4.1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历史趋势分析29-30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30-31
- 4.3 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31-33
- 4.4 本章小结33-34
- 5 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的实证研究34-47
- 5.1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实证研究34-41
- 5.1.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方法分析34-35
- 5.1.2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实证结果35-38
- 5.1.3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变量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38-39
- 5.1.4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39-41
- 5.2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实证研究41-46
- 5.2.1 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和方法分析42
- 5.2.2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42-45
- 5.2.3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45-46
- 5.3 本章小结46-47
- 6 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我国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47-51
- 6.1 模型设定47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47-50
- 6.3 本章小结50-51
- 7 结论和政策建议51-53
- 7.1 主要研究结论51
- 7.2 政策建议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58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1/4[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0年04期
2 宋晓莉;;我国能源消费特点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3 刘旭东;;战略机遇期: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国务院部署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及四项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02期
5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与全球的比例及预测(%)[J];理论参考;2013年01期
6 ;199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1996年04期
7 晓凡;;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办法即将出台[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4年02期
8 ;全球能源消费到2035年将增长41%[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年05期
9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S1期
10 ;未来20年全球能源消费增6成[J];中国能源;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875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7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