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评析
本文关键词:日本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安倍政权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 隐患
【摘要】:在国际与国内因素影响下,安倍政权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无限度、无限期的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旨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时隔一年多,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在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贬值却未带来"J曲线效应"。在消费方面,受提高消费税影响,物价增幅过快,没有达到稳定增长目标。在投资方面,企业没有显著增加设备投资,整体经济规模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潜藏着债务加剧和海外投资者投机行为加剧等风险,从而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动荡等诸多隐患。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日本 安倍政权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 隐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经济转型研究”(10BGJ010)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研究课题“基于互动机理的日本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研究”(201105)
【分类号】:F823.13
【正文快照】: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研究课题“基于互动机理的日本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研究”(201105)一、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缘起与目标迄今为止,学者们关注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针对小泉政权时期,如尤凯(Ugai,2007)认为小泉执政期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俊江;张东奎;;日本利率政策变革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2 潘成夫;刘刚;;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效应与实际效果之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1期
3 李欢丽;王晓雷;;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可持续性与不确定性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2期
4 田中景;;对“安倍经济学”的历史考察[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6期
5 崔金哲;杨云峰;李钟林;;日本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6期
6 李平;李华;;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量化宽松风潮[J];学习与探索;2014年01期
7 戴晓芙;;再论大选大胜后的“安倍经济政策”[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6期
8 朴基石;;试析日本资产泡沫破裂时期的货币政策效率[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郑海东;;价格管制环境下的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2014年02期
2 马野驰;;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程诺;;“安倍经济学”效果及中国应对措施[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5 王飞;;基于VAR的债市风险传递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3年22期
6 郑成功;李彬;;日本政府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与政策措施[J];日本研究;2014年02期
7 崔健;;日本经济民族主义新论——兼论“安倍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特征[J];日本学刊;2014年02期
8 丁秋扬;;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担忧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3年23期
9 马草;;量化宽松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美国2008-2012的数据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8期
10 马文涛;;货币政策调控、公众学习与中国通胀预期的演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柏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夏子敬;日本财政支出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969-2011)[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估[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朱红杰;油价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D];天津大学;2012年
3 贺思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效用分析[D];海南大学;2014年
4 孙小明;日本财政重建及其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5 胡博;日美政府债务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博宣;我国上市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能力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阮浩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中国股价的实证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凌霄;;桑顿与巴杰特最后贷款人思想比较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3 王维安;徐滢;;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4 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5 田惠敏;刘江;;基于中国经济运行周期视角的滞胀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6 赵金龙;程轩;高钟焕;;中日韩FTA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递归式CGE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2期
7 李佳;王庆皓;;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9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10 李健;邓瑛;;推动房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研究——基于美国、日本、中国泡沫积聚时期的实证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工;;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指日可待[J];国际金融;2006年03期
2 傅勇;;通胀尚不是复苏的主要威胁[J];西部论丛;2009年06期
3 孔凡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河北金融;2009年05期
4 李常武;刘音妤;郭常民;栾海;;易钢在甘肃调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落实情况[J];甘肃金融;2009年05期
5 ;温家宝:坚定不移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07期
6 郭常民;谭民党;李常武;刘音妤;;王洪章在甘肃调研慰问:坚定不移落实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工作[J];甘肃金融;2009年06期
7 叶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负效应显现[J];英才;2009年07期
8 本刊特约评论员;;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防范中长期潜在风险[J];上海金融;2009年08期
9 本刊评论员;;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J];中国金融;2009年15期
10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猜想[J];资本市场;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A];2008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6期)[C];2009年
2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3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4 宗良;;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2~2013)[C];2013年
5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A];2010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4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几率再增[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蕾;日本告别超宽松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06年
3 记者 李侠;促进经济回升 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N];金融时报;2009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吴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半年回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记者 徐思佳;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鲍仁;明年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期货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陶冶;日央行宽松货币政策难解通缩困局[N];金融时报;2012年
8 资深宏观分析师 秦源;欧美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经济学博士 吴培新;长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金融稳定[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上海证券分析师 吴昊;宽松货币政策仍将继续支撑油价[N];证券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侯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雪茜;日本零利率政策及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艳华;日本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曾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慧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孙倩;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与中国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孙佳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杨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及经济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何少琛;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杨敬;考察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5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7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