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及识别
本文关键词: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及识别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在资本市场造成较恶劣影响。本文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舞弊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15家舞弊样本公司统计分析发现,该类公司多利用行业经营模式分散、经营受环境影响大、资产计量查核困难、较多采用现金交易等特征进行舞弊。最后探讨利用舞弊征兆和分析程序识别该类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类上市公司 舞弊特征 舞弊识别
【基金】: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TJGL 12-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4;F30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倾斜,农业类上市公司(文中指按现行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被归类为农、林、牧、渔业的公司)受到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然而,当年叱咤风云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及近期的广东新大地(被终止上市)、云南绿大地等财务舞弊事件却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彪,赵晨光,刘晓利,侯丽薇;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封文丽;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乡镇经济;2002年07期
3 宋宁;农业类上市公司多缺乏入世准备[J];山东农业;2002年02期
4 徐洲红;从“非农现象”看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模式[J];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01期
5 何晓晴;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生态"危机[J];中国投资;2004年11期
6 朱翔,蔡明超;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现状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7 赵艰申;;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8 张惠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J];发展研究;2007年12期
9 刘竹林;胡云霞;;农业类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博弈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何一鸣;;农业类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曾召鑫;从雏鹰农牧遭质疑看农业类上市公司危机[N];证券时报;2013年
2 陈晓彬;网销“甜头”显现 农业类上市公司频繁“触电”[N];粮油市场报;2013年
3 大鹏证券综合研究所 单峰;闽农业类上市公司转型[N];中国经营报;2001年
4 潘红敏;加大农业类上市公司比例[N];证券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齐士扬;两大动力点燃农业股激情[N];证券日报;2004年
6 ;检阅农字号上市公司[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刘世磊;农业类上市公司入世准备不足[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8 康静;农业上市公司“不务正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余胜良邋颜金成;博弈中国农业:内资退 外资进[N];证券时报;2008年
10 华泰证券研究所;为农业现代化“加油”[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志红;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杰;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珊清;农业类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绩效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王红月;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曾静;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杜军;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桑亚娇;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何苗;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京京;财税优惠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晨光;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孔娜;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7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02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