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小麦、玉米经济效益比较
本文关键词:苜蓿、小麦、玉米经济效益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苜蓿 投入产出 C-D生产函数 要素边际产量
【摘要】:基于甘肃省5个样本县的调研数据,对农户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种植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产出弹性和要素边际产出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在三者中投入最少,玉米产出最高,而苜蓿产出最低;现阶段小麦和玉米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而苜蓿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苜蓿产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小麦和玉米各要素边际产量基本趋近于零,苜蓿种子投入和肥料投入的边际产量均远大于零,增加苜蓿种子和肥料投入可实现苜蓿增产。
【作者单位】: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苜蓿 投入产出 C-D生产函数 要素边际产量
【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08)
【分类号】:F326.1;F302.6
【正文快照】: 农牧业发展共同构筑了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农民对牧草和粮食作物进行取舍和合理配置十分重要。2015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苜蓿等饲草的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冰;南志标;唐增;;美国苜蓿草产业成功经验对甘肃省苜蓿草产业之借鉴[J];草业科学;2015年08期
2 张自和;;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5年02期
3 刘玉凤;王明利;石自忠;王宏宇;;我国苜蓿产业技术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分析[J];草业科学;2014年10期
4 卢欣石;;中国苜蓿产业发展问题[J];中国草地学报;2013年05期
5 卢欣石;;我国苜蓿商品草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奶牛;2013年15期
6 石自忠;王明利;;苜蓿与竞争农作物投入产出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3年08期
7 张卫峰;马林;黄高强;武良;陈新平;张福锁;;中国氮肥发展、贡献和挑战[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8 任继周;;我国传统农业结构不改变不行了——粮食九连增后的隐忧[J];草业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文信;朱俊峰;;美国的苜蓿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04期
10 晁德林;王俊梅;;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J];草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一;孙研;;对草牧业的理解与认识[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年03期
2 刘会芳;南志标;唐增;王丽佳;;苜蓿、小麦、玉米经济效益比较[J];草业科学;2016年05期
3 殷建鹏;;苜蓿草产品市场分析及种植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16年12期
4 江影舟;南志标;王丽佳;;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甘肃省苜蓿产业竞争力分析[J];草业科学;2016年04期
5 高宪儒;李飞;惠文;;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陇东地区的引种表现[J];草业科学;2016年04期
6 张海涛;;甜高粱种植市场预期效益分析——以罗城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6年06期
7 古琛;刘佳月;杜宇凡;陈万杰;赵萌莉;;播量对黄花苜蓿草产量与种子生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2期
8 多吉顿珠;;高寒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9 汪武静;王明利;吕官旺;刘玉凤;石自忠;;美国苜蓿贸易——趋势、经验与启示[J];草业科学;2016年03期
10 江影舟;张洁冰;南志标;王丽佳;;中国苜蓿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J];草业科学;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自忠;王明利;;苜蓿与竞争农作物投入产出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3年08期
2 仲崇岳;郭晓卓;;山东省东营市苜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乳业;2013年04期
3 石自忠;向碧云;;我国牧草与草种进出口贸易分析及预测——基于HP滤波法和ARMA模型[J];中国畜牧杂志;2013年06期
4 任继周;;中国草地农业系统与耕地农业系统的历史嬗替——《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序言[J];中国农史;2013年01期
5 杨军;程申;杨博琼;王晓兵;;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年01期
6 林伟;;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瓶颈在哪里[J];农业知识;2012年36期
7 王明利;杨春;胡向东;石自忠;;关于苜蓿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草业科学;2012年12期
8 常根柱;周学辉;杨红善;;对我国苜蓿产业化及基地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年05期
9 刘亚钊;王明利;杨春;修长柏;;中国牧草种子国际贸易格局研究及启示[J];草业科学;2012年07期
10 王文信;朱俊峰;;美国的苜蓿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昌;王文武;;蔚县吉家庄公社高家烟大队种植苜蓿的经验[J];中国畜牧学杂志;1959年08期
2 ;苜蓿给美国种植业带来高产值[J];草原与草坪;2004年02期
3 ;中国今年开始自加拿大进口苜蓿草[J];吉林畜牧兽医;2012年04期
4 段英;;苜蓿收割压扁机[J];中国农垦;1960年03期
5 吴振亚;苜蓿应是新疆的基础作物[J];新疆农垦科技;1989年04期
6 本刊讯;;打破美国苜蓿草垄断 西班牙脱水苜蓿即将进入中国[J];中国奶牛;2014年10期
7 王明珍,李淑君,邹金环;优质苜蓿的栽培技术及经济价值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03期
8 陈连芳;;中国苜蓿草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乳业;2013年01期
9 马翔霄;刘忠涛;王雅静;;我国苜蓿草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J];河南农业;2013年22期
10 刘自学;日本的苜蓿草产品市场[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杰;毕云霞;;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原崇德;王树兵;王进平;周永香;;苜蓿草种植利用的体会与建议[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振生;马其东;洪绂曾;王培;;苜蓿草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5 邓先德;温希斌;李树本;阎文斌;马海军;魏刚;;苜蓿草块不同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6 邓先德;郭庆河;马海军;;饲喂苜蓿草块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7 侯敏;于林清;;影响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诸因素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贺春贵;曹致中;吴劲锋;王森山;;中国苜蓿害虫研究的历史、成就及展望[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9 卢欣石;王铁梅;;中国苜蓿92个地方品种资源秋眠性评定[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10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苜蓿草业迎来发展机遇[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记者 王朝霞;我省高产优质苜蓿建设项目进展良好[N];甘肃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震宇 田鹏程 梁粝元;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在阿旗召开[N];赤峰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力澎;离不开的苜蓿[N];新农村商报;2014年
5 中国农业大学 刘少伯 石有龙 葛翔 刘诺;世界粮食与中国饲料业[N];中国畜牧报;2005年
6 江忠;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吕羡林邋吴天奎;八十七团苜蓿草产销两旺[N];中国特产报;2008年
8 连小芳;苜蓿病虫害影响宁夏草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草产业全面支撑体系势在必行[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美国辛普劳草业公司中国代表处技术总监 李保军博士;苜蓿给美国种植业带来高产值[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晓江;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已成定局[N];中国畜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珊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苜蓿固定深层太阳能干燥过程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2 武自念;多叶苜蓿种质特性及其花药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3 李伟民;淮阴苜蓿耐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4 刘玉良;抗蓟马苜蓿新品系抗性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庆锁;中国苜蓿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6 朝鲁孟其其格;混合草颗粒制粒技术及饲用价值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桂国;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及其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涵;苜蓿茎秆剪切特性及切割参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魏臻武;苜蓿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及其种质资源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淑卿;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的运移及影响因素[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如;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产量及土壤质量对氮磷肥施加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2 高文娟;苜蓿草地还田后土壤水肥及生物产量的动态特征[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杜芹;河北康保县苜蓿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洪建;陕西省苜蓿茎点霉叶斑病和黑斑病病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景媛媛;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天祝高寒区土壤水热、杂草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生长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6 马孝慧;施肥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少民;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草地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周晓杰;苜蓿可压缩性及压缩过程中径向压缩力的测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沈丽娜;硼钼配施对苜蓿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效应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景艳;苜蓿茎叶干燥时间差异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8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03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