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13:33
【摘要】:现有的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机制、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而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甚少。本文另辟蹊径,以产业集群环境为基础,运用协同化理念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以期拓宽成本管理研究的范围,促使企业由传统的注重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转向企业外部成本管理,也就是集群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价值链理论、协同理论及成本管理理论等为基础,对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概述。首先回顾了基于单个企业的成本及成本管理,然后分析了跨企业的成本协同内涵,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概念加以描述。 (2)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机制。构建了成本协同管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3)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体系构建。从基于产业集群的成本协同层次、成本协同控制和成本协同组织模式三个方面构建了成本协同管理体系。 (4)成本协同管理和成本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以调研和调查问卷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提出假设、变量测量、数据信度效度检验、统计分析等步骤,得出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 这些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产业集群理论和成本协同管理理论的内涵,同时对有效引导产业集群开展成本协同管理实践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5;F279.2;F224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价值链,企业


图 4.2 价值链构成示意图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年 P36但传统的价值链理论将分析的范畴界定在企业的内部,在跨企业成本协同境下已经不能满足其成本管理的需要。尤其在产业集群环境中,价值链已经了企业的边界,向前向后不断延伸,向前延伸到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向伸到消费者群体,形成从最初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的产品价值生产,把产品看作是价值链上一系列成本协同作业的集合体,而企业是其中的一几环。我们可以把跨企业价值链描述为从最初原材料投入到最终产品形成并的所有价值形成和转移环节所构成的全部价值活动。跨企业价值链关注的是的产业定位问题,即企业在跨企业价值链中应生产什么,占据着什么样的位业应对自己的上下游价值链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供应商,并以自己心竞争力进行市场细分,挑选合适的销售商,企业可与他们形成可靠地战略伙伴关系,来应对外界的挑战。通过跨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对自己在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传宝;;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8期

2 李芳;邱俊茹;;中小型企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3 周敏李;薛恒新;陆克今;张庆民;;中小企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17期

4 李超;朱祖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振兴三明工业基地的道路选择[J];价值工程;2006年01期

5 洪燕;;制度集聚:我国高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新解释——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年04期

6 陈柳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7 ;工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1期

8 周石生;;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企业集群化——来自广西北流市陶瓷业发展的案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张晓晨;;济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4期

10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舵;2005年:信息化进入协同管理时代[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吴光伟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导 李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丁颖新 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需要产业集群[N];联合时报;2003年

3 杨凌;388个工业产业集群引领中原工业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4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产业集群 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赵丹;全国首个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落户南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彬;县市需要聚人气积财气[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7 王志 管洪辉;凤城“五大产业集群” 凸显工业强势[N];丹东日报;2010年

8 杨建新;积极培育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品牌基地[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记者 贾一;12个产业集群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N];铁岭日报;2011年

10 谈李;产业集群提升长三角企业竞争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7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8 陶亮;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星烨;基于产业集群的宜丰竹产业竞争力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岳军;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5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745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