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以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为原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结构实体模型,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数值计算,以探讨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结构特性和抗震性能,并重点分析了在三向地震动作用下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加速度、位移反应时程和楼层反应谱。总体上看,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在两个水平向的刚度比较均匀,楼层反应接近,布局较为合理;在三向地震动作用下,顶层中心点的竖向楼层反应均明显大于两水平方向楼层反应,因此在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设计中,应关注竖向地震动对核电厂地震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
【关键词】: 核电厂 动力时程分析 楼层反应谱 数值计算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DB2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6002-010)
【分类号】:TU311.3;P315.9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煤炭、电力和石油等资源的急剧减少,核电建设正在快速发展。由于核电站是以放射性物质为燃料的,因此它的安全性问题,历来都为社会公众所瞩目。在核电厂运行期间,地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最近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如19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献;陈岩;梁万顺;李忠诚;;核电厂结构的楼层反应谱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2 潘宇;吕令毅;束磊;周建章;张建成;林少波;;三门核电站弹塑性时程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2期
3 谢礼立;翟长海;;核电工程应用隔震技术的可行性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1期
4 孙造占;黄炳臣;;核安全审评中的竖向地震反应谱[J];核安全;2011年04期
5 李忠献,李忠诚,沈望霞;核反应堆厂房结构楼层反应谱的敏感性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5年01期
6 林皋;;核电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综述(Ⅰ)[J];人民长江;2011年19期
7 潘华;李金臣;张志中;;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海外地震及其对核电厂的影响[J];震灾防御技术;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献;李忠诚;梁万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和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的核电厂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2 裴强;薛志成;胡波;;考虑地基不均匀性核反应堆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6期
3 李忠献;陈岩;梁万顺;李忠诚;;核电厂结构的楼层反应谱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4 潘华;李金臣;吴迪忠;;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o_地震对柏崎刈羽核电站的影响[J];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11期
5 杨笑梅;郭达文;杨柏坡;;局部复杂场地条件对核电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6 孔宪京;林皋;;核电厂工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4期
7 王涛;王飞;侯钢领;丁路通;;核电厂隔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10期
8 李松奇;李忠诚;张涛;;核电站应急指挥中心隔震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J];工业建筑;2014年12期
9 李建波;林皋;朱秀云;钟红;闫东明;;核电厂楼层谱抗震计算的场地模型及其影响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0年04期
10 国巍;李宏男;柳国环;;非线性建筑物上的附属结构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涛;王飞;丁路通;;核电厂三维隔震技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2 王涛;王飞;丁路通;;采用三维隔震技术的核电厂抗震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朱秀云;潘蓉;李建波;;考虑SSI效应的核电站反应堆厂房楼层反应谱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忠诚;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核电厂地震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2 国巍;基于耦合效应的主—附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侯春林;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中不同规范要求引起的差异及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4 薛志成;核电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张有佳;核电工程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计算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岩;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核电厂结构楼层反应谱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2 周伯昌;不同地震环境下核电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朱秀云;核电厂房地基抗震适应性及楼层谱不确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燕军;模型参数与载荷作用对重要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逄俊杰;分层地基—核电厂房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丁锦铭;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继敏;核电站鼓型滤网设备动静态特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8 王金栋;核电站鼓型滤网强度及抗震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9 郭达文;复杂场地下核电厂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特征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10 闫喜;基于高性能SBFEM的核电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时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淑伟,陶夏新;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竖向分量与水平分量的比值[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5期
2 丁巍伟;杨树锋;陈汉林;程晓敢;吴能友;;台湾岛以南海域新近纪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J];地质科学;2006年02期
3 束磊;吕令毅;徐R,
本文编号:1002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0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