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作用下楼板开洞对多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震作用下楼板开洞对多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楼板开洞 多高层建筑 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与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走向一个高潮。由于建筑的材料性能、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使得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建造日趋复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越来越多的多高层建筑常会对其楼板进行不同程度的开洞。然而在过往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楼板开洞或多或少会对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楼板开洞问题在抗震设计中应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在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一个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与一个框架结构多层建筑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在对模型的适当简化后,采用PKPM-SAUSAGE程序软件分别对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影响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多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做了简要的阐述,引出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研究了几种常用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本文将要采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PKPM-SAUSAGE做了简要的理论原理方面的介绍并选取了适合本文模型分析的地震波,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分析工具。第四章:选取一个高层建筑实际工程,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适当简化后分别建立了不同层数楼板开洞形式的几个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开洞形式下楼板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五章:选取一个多层建筑实际工程,通过对框架结构的适当简化后分别建立了不同层数楼板开洞形式的几个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开洞形式下楼板对多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六章:结合本文研究内容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不同形式的楼板开洞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楼板开洞 多高层建筑 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73.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引言11
- 1.2 多、高层建筑概述11-16
- 1.2.1 多、高层建筑的发展概述11-15
- 1.2.2 建筑的结构体系15-16
- 1.3 结构抗震的研究16-18
- 1.3.1 地震的概述16-17
- 1.3.2 抗震设防的目标及抗震设计思想17-18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18-19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0
- 第二章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20-31
- 2.1 结构抗震设计基本方法20-30
- 2.1.1 静力法20
- 2.1.2 底部剪力法20-22
- 2.1.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2-25
- 2.1.4 时程分析法25-30
- 2.2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介绍以及地震波的选取31-42
- 3.1 PKPM-SATWE程序的介绍31
- 3.2 PKPM-SAUSAGE程序的介绍31-41
- 3.2.1 PKPM-SAUSAGE程序简介31-33
- 3.2.2 PKPM-SAUSAGE网格单元划分技术介绍33-35
- 3.2.3 PKPM-SAUSAGE材料本构模型的介绍35-38
- 3.2.4 PKPM-SAUSAGE有限元单元形式介绍38-40
- 3.2.5 PKPM-SAUSAGE有限元分析基本假定40-41
- 3.3 地震波的选取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楼板开洞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42-54
- 4.1 概述42
- 4.2 工程算例概况42
- 4.3 模型的建立42-44
- 4.4 弹塑性计算分析44-53
- 4.4.1 模态分析44-47
- 4.4.2 时程计算分析47-53
- 4.5 小结53-54
- 第五章 楼板开洞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54-63
- 5.1 概述54-55
- 5.2 建立模型55-57
- 5.3 弹塑性计算分析57-62
- 5.3.1 模态分析57-59
- 5.3.2 时程计算分析59-62
- 5.4 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63-65
- 6.1 结论63-64
- 6.2 不足和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文书,王桂林,张永兴;开洞地基及地基开洞的计算机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2 王登峰;曹平周;王元清;石永久;;开洞对脱硫塔大型薄壁圆柱壳抗风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3 贾岚;关于开洞梁有关问题的探讨[J];化工施工技术;1996年01期
4 郭稳娟;周东华;耿璐;;腹板开洞工字型钢梁的挠度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8期
5 郭彦林;黄李骥;;腹板开洞钢拱的平面内稳定极限承载力设计理论及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3期
6 李帅希;隋晓;王亚超;;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开洞模型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35期
7 金国芳,李思明,陆浩亮,陈冠尧;梁腹开洞后受力分析的荷载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8 耿璐;周东华;赵慧敏;郭稳娟;;带腹板开洞钢梁弹性挠度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9 温智贤;;楼板开洞对抗震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3年26期
10 王命平,刘晓春,李彬;钢筋混凝土开洞梁的试验分析及传力模式[J];建筑结构;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亮;丁斌;;工字梁腹板开洞节点区应力状态数值分析[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郑瑾;张其林;;开洞压型钢板蒙皮效应的参数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瑾;张其林;;开洞压型钢板的蒙皮效应的参数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卫军;;半敞开地道结构顶板开洞优化分析[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凯;朱明;;单层刚架墙面蒙皮开洞的整体抗侧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东耀;陈水福;;墙面开洞对双坡屋面房屋风荷载影响的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李晓文;梁兴文;易文宗;王庆霖;;开洞框支墙梁受力状态分析[A];砌体结构委员会第三届大会论文集[C];1995年
8 王命平;刘晓春;;简支开洞深梁的抗剪性能及其强度[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9 闫旭光;戴益民;雷静敏;;墙面开洞所致低矮房屋屋面平均风压变化规律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10 万墨林;;既有楼板开洞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辉;开洞内裤保护男性阴囊[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2 记者 王茸;社会各界热评学校开“监视窗”[N];南京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李骥;腹板开洞工形截面拱的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兰涛;单片开洞钢板剪力墙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广;基于响应面法的T形简支梁不同开洞模式下的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乔瑞平;钢筋混凝土开洞梁的刚度与变形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3 余磊;开洞低矮建筑风压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4 马力;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顶板开洞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宋京京;大震作用下楼板开洞对多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6 张传成;楼板开洞的不规则钢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7 郭稳娟;腹板开洞钢梁的挠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博雅;楼板隔层开洞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相关构件受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卫喜;开洞双曲线冷却塔的力学性能研究及设计方法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邹颖;楼板开洞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之抗震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9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0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