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纤维模型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纤维模型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为了评价新型装配式预应力混合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一框架边节点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建立了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数值分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了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能量耗散系数、刚度退化系数和延性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且具有施工方便、构配件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纤维模型 装配式 预应力 混合梁柱节点
【基金】:交通部科技项目(2012319813260)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KJB560011)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相比更加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适应工业化生产等特点,与传统现浇混凝土采用预应力筋直接将梁、柱进行现场拼装的“干性 — ” 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采用钢筋、角钢等作为耗能 的力学性能。Opensees可采用二维建模的方件,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吴京;;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7期
2 柳炳康;宋满荣;黄慎江;周安;;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3 蔡建国;韩钟;冯健;朱洪进;;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J];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4 汪梅;梁书亭;李刻铭;;新型全装配式干式连接框架柱的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0年01期
5 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王洪林;陈丽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猛;新型铅阻尼器与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江传;;混凝土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梁柱柔性连接初探[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2 姚婉春;张云波;祁神军;;PC结构体系下叠合梁与叠合板组合构造措施研究[J];福建建筑;2012年02期
3 李向民;高润东;许清风;;低屈服高延性连杆的研发及其在装配式节点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年04期
4 陈万山;;带缝空心保温RC剪力墙耗能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5 李青宁;颜志勇;姜维山;;装配式钢板箍焊接栓筋连接框架柱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6 程万鹏;宋玉普;张秀娟;;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张晨;孟少平;;后张无黏结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承载力预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8 郑人逢;宫必宁;;用于水工排架结构的铅剪切阻尼器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9 张百涛;孙巍巍;蔡小宁;卢赛;赵志强;;PTED框架基于IDA方法失效模式识别[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11期
10 蔡小宁;孟少平;;半刚性对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伟;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性能设计及整体抗震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约束浆锚钢筋搭接连接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尹庆利;耗能腋撑钢筋砼框架减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应一辉;装配整体式浆锚插筋连接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何丽丽;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静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贾红星;基于MTS的有限元抗震混合试验系统构建及试验方法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2年
6 郝省玲;装配整体式预制预应力L型短肢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7 向先伟;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8 刘钧慧;栓接太空板承载力分析及连接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世达;预制混凝土框架柱及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建;套筒浆锚连接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挺峰;李振宝;周锡元;冯立峰;;无黏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徐晓;郝文秀;邹立坤;李红梅;杜光乾;;耗能支撑的斜撑刚度对框架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吴波,孙科学,李惠,唐卫胜;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4 瞿伟廉,李卓球,姜德生,官建国,袁润章;智能材料,
本文编号:1022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2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