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入渗过程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入渗过程的影响
【摘要】: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寒土壤水文过程的变化是流域水文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年冻土区典型发育的热融湖塘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物理特性、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分等的观测,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热融湖塘改变了土壤的入渗过程,随着其影响程度的加剧,初始入渗速率降低,且在中度影响迹地降低幅度最大;稳定入渗速率与累积入渗量在表层逐渐增加,10与20 cm深度处均为先减小后增加,与土壤质地显著相关,且累积入渗量受制于稳定入渗速率变化;通过对比分析,Hoton模型更适用于热融湖塘影响迹地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研究.总之,热融湖塘的形成降低了高寒草甸土壤的持水能力,使其导水性增强,导致热融湖塘分布区域的产流能力降低.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融湖塘 土壤入渗 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1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D010102-91125010)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951402,2012CB026101)
【分类号】:P642.14;S152.7
【正文快照】: 中文引用格式:王一博,高泽永,文晶,等.2014.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入渗过程的影响.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4:2285 2293英文引用格式:Wang Y B,Gao Z Y,Wen J,et al.2014.Effect of a thermokarst lake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infiltration proc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海洋;冯起;程玉菲;司建华;常宗强;苏永红;郭瑞;;额济纳绿洲土壤入渗特征与土壤状况的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6期
2 林战举;牛富俊;许健;徐志英;王平;;路基施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3 王一博;吴青柏;牛富俊;;长江源北麓河流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形成对高寒草甸土壤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4 李卓;刘永红;杨勤;;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5期
5 任贾文;;全球冰冻圈现状和未来变化的最新评估:IPCC WGI AR5 SPM发布[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6 南卓铜,李述训,程国栋;未来50与100a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情景预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7 王根绪;李元首;吴青柏;王一博;;青藏高原冻土区冻土与植被的关系及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8期
8 潘保田,,李吉均;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9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areas affected by Chinese cryospheric changes in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36期
10 吴青柏;牛富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与工程稳定性[J];科学通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可政;陈录元;周海;王式功;杨德保;;西藏北部高原气候变化趋势及预测——以那曲气象站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2 格桑;拉巴次仁;陈定梅;;西藏1971~2008年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3 冯丽肖;张继宗;王新路;;冀西北寒旱区砂质栗钙土水分入渗和径流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汤英;徐利岗;张红玲;鲍子云;;HYDRUS-1D/2D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蔡迪花;郭铌;韩涛;;1990—2001年黄河玛曲高寒沼泽湿地遥感动态监测[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6 吴吉春;盛煜;吴青柏;李静;张秀敏;;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中地下冰作为水“源”的可能性探讨[J];冰川冻土;2009年02期
7 姚济敏;赵林;谷良雷;乔永平;肖瑶;;青藏高原唐古拉垭口地区小气候特征[J];冰川冻土;2009年04期
8 李韧;赵林;丁永建;沈永平;杜二计;刘广岳;;青藏高原季节冻土的气候学特征[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9 林战举;牛富俊;葛建军;王平;董元宏;;青藏铁路北麓河地区典型热融湖变化特征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10 陈生云;赵林;秦大河;岳广阳;任贾文;李元寿;赵拥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运刚;;两种入渗研究方法对比分析[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中琼;吴青柏;张泽;侯彦东;;气候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温变化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潘晓;傅云飞;;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S12)~-[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4 杨宾;李方;白星广;李国杰;王廷涛;张海秀;林云青;伍斌;李慧颖;杜晓明;李发生;韩清洁;陈有志;;多孔介质中溶质类污染物的入渗与淋洗实验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鱼小军;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宇;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田新民;青藏高原特有属翅果蓼属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巧媛;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淑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余莲;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长灏;循环经济输入输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孝玉;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陈洪松;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王晓燕;燕沟流域侵蚀强度演变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纯洁;皖东低丘陵麻栎薪炭林水保水文效益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万贞;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强度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蓝明菊;富营养化污水灌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温杰;市域农业用水定额评估及其标准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任尚岗;土壤水动力参数测算方法及其空间变异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6 王海瑞;典型草原退化群落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物理性质及渗水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杨军;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水文生态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唐云凤;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新生代砂岩成分分析与构造隆升事件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曹敏;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表面运动观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栋;中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加拿大北部多年冻土的一些差别[J];冰川冻土;1979年02期
2 程国栋,童伯良,罗学波;厚层地下冰地段路堤建筑中的两个重要问题[J];冰川冻土;1981年02期
3 程国栋,王绍令;试论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带的划分[J];冰川冻土;1982年02期
4 杨海蓉;多年冻土地区防治路基融化了沉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措施[J];冰川冻土;1985年01期
5 王绍令,赵秀锋,郭东信,黄以职;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6 童长江,吴青柏;我国西部多年冻土地温带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7 王国尚,金会军,林清,田立德;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及环境意义(英)[J];冰川冻土;1998年04期
8 吴青柏,李新,李文君;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区域分布计算机模拟与制图[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9 丁靖康,赫贵生;年平均气温临界值——设计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堤临界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10 吴青柏,李新,李文君;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变化响应模型的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春,鱼海麟,解宏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段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1期
2 林耀庭;从四川盆地盐类变质资料看找钾方向[J];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03期
3 梁凤仙,罗祥瑞;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J];冰川冻土;1981年04期
4 林耀庭;论四川盆地三叠系盐类变质作用及找钾方向[J];化工矿产地质;1995年02期
5 张维信;青藏公路线风火山地区冰缘地貌特征[J];冰川冻土;1979年01期
6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时的路基稳定问题[J];冰川冻土;1979年02期
7 王绍令;青藏公路沿线现代冰缘作用类型及其特征[J];冰川冻土;1986年02期
8 林耀庭,郑茂全;论四川盆地三叠系盐类热融水溶变质对找钾方向的控制[J];盐湖研究;2002年01期
9 胡发德,王明龙;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J];冰川冻土;1982年04期
10 ;省外技术市场之窗——江苏技术项目展示[J];安徽科技;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耕年;鞠远江;;乌鲁木齐河源区3500m热融塌陷剖面分析[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2 王志华;;关于覆膜需用的胶粘剂机理之分析[A];2008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海涛;任国林;孙存煜;;青南—藏北高原多年冻土1区近代冻融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及其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4 周荣林;齐立伟;贾晓蕊;杨渤彦;刘春玲;查振启;郭志敏;郭庆儒;闫丹;范伟卫;;螺旋CT导引下肺部肿瘤射频热融治疗的应用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赵友博;杨建军;王明伟;朱晓农;;超短脉冲激光微细加工中临界脉冲宽度的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贾海锋;刘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胡力学;;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靖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铁路工程地质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9 孟耀勇;刘颂豪;;钠离子对三螺旋DNA分子poly(dT)·poly(dA)·poly(dT)呼吸模式的影响[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薛德文;;涂布的喷墨打印纸(涂布彩喷纸)[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民 本报记者 李文健 梁军;播洒幸福的阳光[N];西藏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晓惑;LED进入车灯的世界[N];当代汽车报;2006年
3 记者 孟霞;伊宁市首铺震动型道路黄线[N];伊犁日报(汉);2008年
4 高峰毅;五台山向“世遗”迈进[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5 林威;人类的“环境综合症”需要快点医治[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祁忠;白洋淀:昔日抗战“雁翎队”全国闻名 今朝建设床垫集群行业走红[N];消费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进周;多年苦心磨砺 今朝一飞冲天[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1+1+1+1=1[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高正 本报记者 王翰林 侯铁中;大师与青藏铁路遥感地质的情结[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包装材料(下)[N];现代物流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康斌;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朱卫华;输电线路上CO_2激光除冰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银涛;青藏走廊带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孕育环境分析和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2年
4 姚长江;涡喷除冰车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侯桃丽;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张金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及保护与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1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9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