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水泥-黄土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2:32

  本文关键词:水泥-黄土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注浆材料 水泥-黄土浆液 采空区充填


【摘要】: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注浆材料 水泥-黄土浆液 采空区充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20218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6101120008)资助
【分类号】:TU52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煤炭资源储量4.4×1011t,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量开发煤炭资源,在一些矿山及其周边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仅山西的煤矿采空区面积就有近5115km2,而这些采空区大多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工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这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童立元,潘石,邱钰,宣国良,刘松玉;大掺量粉煤灰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朱友群;施斌;王宝军;朴春德;邱钰;高磊;;边坡高填方路基下伏多层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3 李腾飞;李晓;苑伟娜;李守定;赫建明;马超锋;陈雨;王刚;;地下采矿诱发山体崩滑地质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4 丁庆军;张高展;王红喜;胡曙光;刘招伟;;工业废渣无水泥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2期

5 张戎令;王起才;张见;;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劈裂注浆浆液配比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4期

6 张志沛,王红;注浆法在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盛才;徐鹏;贺跃光;;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变形预计及稳定性评价[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

2 李炜;周旭;廖美权;;高浓度充填料浆离析分析及控制[J];世界有色金属;2011年04期

3 赵金刚;孙忠弟;张志沛;刘涛;;浅析多层采空区的塌陷机理及发展因素[J];地下水;2010年02期

4 刘丹;孙宗元;郝金东;;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J];福建建材;2010年02期

5 树文新;邹国庆;刘正兴;;道贺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病害及处治[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6 王猛;题正义;;高速公路保护煤柱开采方案可行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张志沛,覃羡安,刘旭;隧道在煤层采空区的治理方法[J];公路;2005年08期

8 王桃云;;贵州仁赤高速公路朱家沟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J];公路;2012年05期

9 李汉光;;煤矿采空区注浆处治浆液材料配比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0 吴明涛;;浅谈压力注浆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J];甘肃科技;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天翔;杨雪莲;周永江;程强;;高速公路桥跨煤层采空区工程影响及处治关键技术参数初步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侯宪明;刘学军;刘晓龚;;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林松;吴韬;杨俊龙;张庆贺;;管幕法箱涵顶进减阻浆液的使用效果及其置换处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伟男;;高速公路下采煤未来研究方向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刘守华;苏迪;;浅谈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6 湛铠瑜;;光滑与粗糙单裂隙动水注浆对比试验[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柏松平;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吴启红;矿山复杂多层采空区稳定性综合分析及安全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万战胜;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变形及处治范围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吕义清;煤矿井工开采条件下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沈丹客运专线本溪段线路地表沉陷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朱明辉;隧道附属工程遇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及处治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3 吴杰;钢渣的回收及其利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承林;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聂琼;矿渣微粉新型注浆材料的开发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6 唐皓;陕北空洞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星;煤矿塌陷影响区对高速公路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尹志刚;煤矸石、粉煤灰作为道路基层填料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9 王伟;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钟韬;超高密度电法在探测采空区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钢华,王爱勤,孙伟,张承志,钟白茜,杨南如;改善粉煤灰水泥早期性能的两个措施[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管宗甫,杨久俊;碱对粉煤灰活性激发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6年01期

3 倪万魁;颜斌;刘海松;;公路路基黄土湿陷性评价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4 许强;黄润秋;殷跃平;侯圣山;董秀军;范宣梅;汤明高;;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5 刘传正;;重庆武隆鸡尾山危岩体形成与崩塌成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6 林义兴;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7 张继东,霍广新,陈百玲;碱矿渣水泥在注浆工程中的可行性试验研究[J];黄金;1998年09期

8 马保国,亓萌,李宗津;碱-矿渣水泥快速凝结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1999年02期

9 汤伏全,梁明;地下开采影响下山体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矿山测量;1995年01期

10 盛智平;刘庆丰;郑文军;;武广客运专线岩溶注浆效果分析[J];路基工程;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宏宇;采动滑坡机理与控制开采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春蕾;叶英;王晓亮;;水玻璃-三醋酸甘油酯注浆新材料研究[J];市政技术;2009年04期

2 许茜;王彦明;邵磊;封鸿向;;注浆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抗水溶蚀性能研究[J];21世纪建筑材料;2010年02期

3 刘学山;新型注浆材料——粘土水泥浆液[J];建井技术;1991年01期

4 黄淑贞;吕子义;周冰;周锡蕙;张静宜;;适用于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高性能复合注浆修补材料[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5 杨佳伟;曹磊;帅慧敏;;注浆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与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6年04期

6 陈国芳;何嘉敏;陈忠;郑剑波;詹建华;;关于钻孔灌注桩孔底压力注浆计算的几个问题探讨[J];安徽地质;2006年03期

7 许婵娟;樊晓苓;;pH值对酸性水玻璃灌浆材料凝胶时间的影响[J];化学建材;2009年05期

8 赵永林;张耀君;徐德龙;;水玻璃激发矿渣超细粉制备灌浆材料的研究[J];混凝土;2007年06期

9 宋大各;;大掺量粉煤灰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学术动态;2010年04期

10 钱清扬;;非蒸压无水泥多孔混凝土[J];砖瓦世界;199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慎刚;赵文;杜嘉鸿;彭潭;周永伟;;水玻璃注浆材料的耐久性分析[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加平;洪锦祥;万峗;;橡胶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苏雷;马保国;蹇守卫;;纤维素醚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九德;马国栋;邓庆洪;;减水剂渣在水泥中的应用研究[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毛永琳;刘加平;缪昌文;冉千平;沙建芳;;超早强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及应用[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夏春蕾;叶英;连文致;;北京地区充填型黏土注浆材料研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小龙;郭玉顺;丁建彤;;GRC轻板自动化立模生产工艺的材料性能研究[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8 荣辉;高礼雄;李静;周泉;;石灰的掺入对水泥砂浆凝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蓉;;C—S浆液耐久性外掺剂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程鉴基;蔡汝新;陆卫平;;大跨度工业厂房软基化学灌浆补强处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宗寿;为何水泥放置一段时间后凝结时间会产生变化[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肖展瑜;百名专家解读百种产品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北京东海防腐防水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防渗、堵漏、固结、补强系统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葛洲坝水泥厂 刘实忠;利用化工副产品生产高效缓凝剂的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化学建材研究所所长,中国菱镁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 曹永敏;菱镁改性剂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预拌砂浆的技术优势[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赵均;广东省建材抽查合格率普遍偏低[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西安新意达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穆建忠;聚羧酸系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振平;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安立俊 王勇斌;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N];中国建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奎;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2 王小萍;木质素磺酸盐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日鑫;胶粉/废砂/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郭印;淤泥质土的固化及力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峗;磷石膏基水泥的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慎刚;砂性地层渗透注浆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姜奉华;碱激发矿渣微粉胶凝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茹晓红;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制备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乔墩;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收缩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凌云;发泡剂在轻质注浆材料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2 熊兵;土遗址加固与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孙伟;粉煤灰基注浆充填材料及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朱晓丽;延缓碱—矿渣水泥凝结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5 李志清;碱磷渣胶凝材料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方明星;矿用双液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康康;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外加剂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成桂;碱-磷渣胶凝材料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邹超;砂土层中超细水泥注浆机理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10 韩洪兴;超细矿渣微粉浆材在砂土中的可注性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1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91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