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半刚性框架-防屈曲钢板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5:18

  本文关键词:半刚性框架-防屈曲钢板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刚性钢框架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传力机理


【摘要】:为研究半刚性框架-防屈曲钢板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传力机理,通过一榀1∶3比例单跨双层的半刚性框架-预制混凝土板防屈曲钢板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研究节点刚度与防屈曲墙体的相互影响效果,获得承载力、刚度、耗能和节点转动能力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具有优越的耗能能力,节点刚度退化小,墙板的设置显著降低节点区自身的延性和应力要求,半刚性框架和墙板协同工作良好;防屈曲构件的设置可改善钢板的实际受力,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及刚度,有效克服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避免薄板墙的噪音及震颤,半刚性框架承担25%的水平剪力,试件面内呈弯剪破坏模式。研究为该种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和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半刚性钢框架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传力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8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基金(RC1376)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半刚性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是一种融合半刚性连接钢框架以及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两种结构优点的新型结构体系[1-3]。传统加劲钢板剪力墙,加劲肋与墙板焊接连接,焊接不但施工难度大,会引入较大残余应力,而且由于加劲肋与内填钢板完全黏结,在约束墙板的同时参与抵抗一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解琦;郝际平;于金光;;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2 郭彦林;周明;;非加劲与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性能及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1期

3 郝际平;郭宏超;解崎;虎奇;周琦;;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

4 于金光;郝际平;;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5 郝际平;于金光;王先铁;郭宏超;虎奇;;半刚性节点钢框架-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数值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金光;郝际平;;腹板双角钢连接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2 王海东;张时如;周亮;曾裕林;;钢板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简化计算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3期

3 黄育琪;郝际平;崔阳阳;白睿;;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2年10期

4 刘欢;姚勇;褚云朋;杨亚龙;;钢板墙对方钢管柱-H型钢梁边框抗震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钢结构;2012年S1期

5 张荣钢;张宏涛;庄茁;;火灾下钢板剪力墙屈曲后的塑性极限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6 董宏英;张文江;曹万林;于传鹏;;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带斜肋钢板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3期

7 史三元;王雷;;SPSW选型对多层轻钢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年04期

8 宁子健;郝际平;于金光;钟炜辉;白睿;;无粘结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抗剪性能分析[J];钢结构;2013年07期

9 郭宏超;郝际平;潘秀珍;刘建毅;;基于节点连接特性的钢板剪力墙结构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10 邵建华;顾强;申永康;;三层钢板剪力墙结构静力推覆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际平;于金光;王先铁;;基于等效模型的半刚接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邵建华;顾强;;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水平反复荷载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3 董宏英;于传鹏;曹万林;刘恒超;张慧;;一种易于震后修复的分灾耗能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迎春;薄钢板剪力墙在压弯剪作用下承载力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宏超;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兰涛;单片开洞钢板剪力墙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振山;单层单跨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梁柱节点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金光;腹板双角钢连接钢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蒋峰;连排钢管混凝土柱带耗能键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徐建;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闵宗军;混合结构T型墙梁半刚接耗能节点构造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田磊;往复荷载下带加劲肋钢板煤矸石砼剪力墙的力学性能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6 杨乐;钢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与整体抗震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金超;带复合墙板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王雷;带不同SPSW轻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对比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9 郭奕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10 陈宇;钢板剪力墙结构极限承载力与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金光;郝际平;;腹板双角钢连接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2 陈国栋,郭彦林;非加劲板抗剪极限承载力[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3 郭彦林;陈国栋;缪友武;;加劲钢板剪力墙弹性抗剪屈曲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2期

4 郭彦林;周明;董全利;;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弹塑性抗剪极限承载力与滞回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5 郭彦林,董全利;钢板剪力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钢结构;2005年01期

6 邵建华;顾强;申永康;;钢板剪力墙的弹-塑性抗剪承载力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邵建华;顾强;申永康;;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郭兵,顾强,柳锋,赵考重;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3期

9 陈国栋,郭彦林;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极限承载力[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国栋,郭彦林,范珍,韩艳;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然;张素梅;马欣伯;郭兰慧;;钢板剪力墙等效拉杆模型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郭彦林;周明;;两层单跨钢板墙的比较试验研究及其简化分析模型[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曹春华;斜加劲钢板剪力墙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子建;非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建彬;防屈曲支撑及防屈曲支撑钢框架设计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大弘;辛义德;鄢如恢;;地震区建筑结构钢的抗震性能问题[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7年03期

2 江自强;王方;龚可;;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墙框架农房抗震性能试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1989年03期

3 王占文;贮仓抗震性能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J];工业建筑;1990年10期

4 梁启智,汤海波;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5 赖明,,杨溥;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选型的模糊综合评判[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4期

6 蔡益燕,张跃峰,申林;交错桁架体系抗震性能[J];钢结构;2001年04期

7 颜茂兰,高永昭,武惟娜;砌块建筑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性能的研究[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2年01期

8 曹万林,樊太,张维斌,田宝发,宋文勇;异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2期

9 黄小坤,林祥,廖宇飚,黄拥军;陶板幕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4年08期

10 刘雁,周定国;国外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国良;吴涛;卞琳;朱丽华;;大型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张跃峰;王书凤;;本溪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住宅设计[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迎春;姜维山;于庆荣;郝际平;张兴虎;;角钢边框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崔大光;;劲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满杰;李德利;王增涛;;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撑强弱对方钢管混凝土小高层住宅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阴云芳;赵成刚;张鑫;李海旺;;某异型钢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建伟;曹万林;朱珩;董宏英;;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10 张想柏;姜维山;赵鸿铁;;含X筋的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勇;新农村规划建设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3 陈进周;抗震型管材渐受业内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扬帆;震灾悄悄影响市民生活[N];无锡日报;2008年

5 甄书秀;房子如何防震备受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7 林佳;我省全面筛查建筑抗震性能[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8 瞿学江;抗震系数考验震荡楼市[N];宁夏日报;2008年

9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杨振军;科学规划 提高新建房屋抗震性能 优化空间结构[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选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高慧婷;Fe/Zn复合材料及液压阻尼器抗震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施刚;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刘肖凡;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宁波;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杨治洪;RC框架夹心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高峰;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石学粮;钢丝网墙片单元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常广勋;长肢—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马莉;竖向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劳文全;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6 张卫东;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孙义刚;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及优化[D];湖南大学;2006年

8 林芹;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9 王玉;L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2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92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