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pushover的结构地震随机反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态pushover的结构地震随机反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Pushover分析 随机振动 多自由度 单自由度 结构可靠度
【摘要】:为实现多自由度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可靠度分析。基于模态Pushover分析,得到各阶模态对应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而建立各阶模态对应单自由度恢复力模型。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随机地震动模型及参数,进行各阶模态对应的等效单自由度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基于模态Pushover基本理论,将多自由度结构分析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随机地震响应组合,得到结构整体随机地震响应。并通过实际算例表明本文方法的分析过程和计算精度。本方法可较方便地进行结构抗震可靠度评估,研究成果对多自由度结构抗震随机分析和Pushover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Pushover分析 随机振动 多自由度 单自由度 结构可靠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8023)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引言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是地震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1,2]。目前,线性体系在随机激励下反应计算方法比较完善。对非线性随机振动反应分析,Caughey首先提出解决白噪声激励下的弱非线性体系的Fokker-Plank方程法和统计等价线性化方法[3]。Lai和Yanmarcke对多自由度剪切型梁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建猛;谢礼立;翟长海;;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6期
2 欧进萍,侯钢领,吴斌;概率Pushover分析方法及其在结构体系抗震可靠度评估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01年06期
3 贡金鑫,仲伟秋,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基本理论的发展与应用(1)[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4期
4 薛素铎,王雪生,曹资;基于新抗震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宏,王元清,石永久;玻璃自重对点式玻璃建筑柔性支承动力特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3 李永华;李思明;;弱连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4 李永华;朱芊;李思明;;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时程的快速合成及检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5 侯俊锋;苏三庆;王社良;;某砖石古塔动力特性测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6 谢淮宁;;基于MC随机有限元法高层钢框架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7 熊辉;李正良;晏致涛;汪之松;张晓敏;;地震反应谱、功率谱以及傅立叶谱关系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吴泽玉;王东炜;王复明;白新理;;雷达塔频率控制和地震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9 李永华;朱芊;文明;;竖向多点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导(地)线及绝缘子动力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10 李永华;谢震灵;胡远辉;程付根;;高位弱连接连体桁架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成;徐瑞;;大型复杂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时域显式法[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安平;陈国平;;基础平稳随机激励下基于有限测点响应的结构动态响应计算[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3 梁继东;董聪;苗启松;;北京饭店消能减震加固的pushover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4 林家浩;张亚辉;张守云;赵岩;宋刚;;结构受移动荷载作用时动力响应的精细积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赵岩;王德吉;唐光武;张亚辉;;智能桁架平稳/非平稳随机振动高效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刘高;;大跨桥梁风荷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张亚辉;赵岩;林家浩;;复杂结构体系随机振动高效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乔红威;吕震宙;;平稳随机激励下随机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赵岩;唐光武;许红;;大跨度桥梁复合随机振动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志超;赵岩;林家浩;;车桥耦合系统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安全判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瑞;大型复杂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佩;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小波;近海风机结构体系环境荷载及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冉;张拉索膜结构的膜褶皱与索系失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余志祥;高速铁路大型客站建筑风荷载及流固耦合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霞;CA6120U22D1型客车车架的随机振动和疲劳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冰;悬索管道桥的静动力及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岭;环境激励下的船舶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银庆;基于虚拟激励的车体结构随机疲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包寰宇;上海长江大桥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叶成杰;空间双向张弦梁结构简谐激振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子昱;大跨度双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莫宗云;索—混凝土板预应力组合网架静力与可靠度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春生;基于Pushover分析的隅撑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秀华;粘弹性阻尼双塔连体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近仁,洪峰;功率谱与反应谱的转换和人造地震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3期
2 欧进萍,牛荻涛,杜修力;设计用随机地震动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3期
3 欧进萍,刘会仪;基于随机地震动模型的结构随机地震反应谱及其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1期
4 洪峰,江近仁,李玉亭;地震地面运动的功率谱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2期
5 周定松,吕西林;延性需求谱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6 谢礼立,马玉宏;基于抗震性态的设防标准研究[J];地震学报;2002年02期
7 贡金鑫,赵国藩;并联结构体系可靠度的二次算法[J];工程力学;1998年04期
8 尹华伟,汪梦甫,周锡元;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9 邓军,唐家祥;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记录的选择与实例[J];工业建筑;2000年08期
10 小谷俊介,叶列平;日本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伟秋,赵国藩,贡金鑫;恶劣环境下结构可靠度的一种分析方法[J];工业建筑;2003年05期
2 叶朝晖;结构可靠度的一种计算方法[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3 仲伟秋,贡金鑫;恶劣环境下结构可靠度的一种分析法(英文)[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解伟,温中华,肖自龙;灰色预测和灰色关联度在结构可靠度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徐卫军,侯建国,李端有;结构可靠度时变预测及灰色关联度在结构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6期
6 巴玲;张志宽;;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7 张小娜;王国立;解伟;;时间序列及其预报在结构可靠度上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尹晶;;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9 徐茂波;徐峰;刘西拉;;考虑人因差错影响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韩颖萌;孙合昌;陈生;;浅谈结构可靠度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贵;;广义随机空间内的结构可靠度逼近分析方法[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2 李继华;;为推动结构可靠发的研究和应用共同努力[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3 刘健新;李子青;何福照;;主观不确定因素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李云贵;赵国藩;张保和;;结构可靠度的逼近分析方法[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5 李正农;周军;袁文阳;宋一乐;孟吉复;;结构可靠度的非参数估计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6 李刚;程耿东;;一种高效的结构可靠度近似分析方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刘宏伟;吴胜兴;;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8 吕大刚;;论结构可靠度理论中的概率变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天庆;吴世伟;张思俊;;结构可靠度数值计算法[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10 金伟良;;广义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郭均忠;结构可靠度理论为桥梁护驾[N];中国交通报;2002年
2 罗永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钢结构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室主任 罗立胜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既有钢结构鉴定评估研究现状(二)[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杰;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及灵敏度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朱平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梅刚;基于非线性随机有限元的结构可靠度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蒲德群;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方法及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思奥;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2 章宝华;结构可靠度理论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南昌大学;2009年
3 于目挺;动载荷钢结构可靠度鉴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肖卉;结构可靠度优化算法的收敛控制和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胡鸣;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军;基于递推随机有限元法的结构可靠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程超男;施工误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靠度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飞飞;结构可靠度指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泽;结构可靠度Metamodel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施琪俊;强度为退化量时的结构可靠度估计问题[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7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1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