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群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杭州正从 西湖时代‖过渡到 钱塘江时代‖,钱塘江两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层和超高层不断涌现,这对桩基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钱江两岸分布有大量的粉土、粉砂土和淤泥质软土,大直径灌注桩在这类地基中的群桩效应比较明显,致使建筑物的沉降偏大。为了避免过大沉降造成的工程风险,目前设计人员往往在设计桩基时偏于保守,虽然安全,但会付出巨大的额外成本,故合理准确的预测桩基沉降,为工程人员提供桩基设计依据,给施工提供指导是有意义的。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工程实例的研究分析,在群桩沉降预测的方法研究上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对国内外单桩和群桩沉降理论及现有研究成果做了整理和总结,提出了利用单桩有限元模型和沉降比数学模型的群桩沉降预测方法。2、利用有限元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单桩模型,验证了适用程度。3、在群桩沉降长期数据监测的基础上,总结影响群桩沉降的因子,探求其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沉降比的变化。然后引入了施工总时间对群桩沉降比的修正影响系数关系式,建立了数值模型,同时验证其所描述规律的合理性。4、基于单桩有限元模型以及沉降比数学模型,对类似工程的群桩沉降进行预测,并验证其准确性,发现此方法适用于该类型的工程,证明了工程人员利用本文方法来指导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思明,卢国胜,廖祖伟;群桩沉降计算理论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2 H.G.Poulos;虞兴福;杨桦;柳若龙;;群桩沉降的估算——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J];岩土工程界;2007年03期
3 张广兴;林廷松;;考虑桩身压缩的群桩沉降计算[J];山西建筑;2008年26期
4 董光辉;杨敏;卢俊义;;基于实测沉降比的群桩沉降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5 李立辉;倪国葳;袁晶晶;;群桩沉降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0年21期
6 夏祖讽;;用影响线法计算大型群桩沉降的探讨[J];建筑结构;1981年04期
7 胡德贵,罗书学,赵善锐;加筋效应对群桩沉降计算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0年11期
8 胡德贵,罗书学,赵善锐;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沉降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9 H.G.Poulos;虞兴福;杨桦;柳若龙;史佩栋;;群桩沉降的估算——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J];岩土工程界;2007年04期
10 杨敏;王伟;;群桩沉降计算的试桩曲线法[J];结构工程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绍铭;;软土中群桩沉降计算及沉降控制复合桩基[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朱奎;徐日庆;;层状地基群桩沉降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建华;陈树林;;考虑承台刚性的群桩沉降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聪;群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2 庞锋;群桩沉降的变分分析法[D];东南大学;2004年
3 左常达;群桩沉降计算分析的一种实用方法[D];湖南大学;2011年
4 张小威;超长群桩沉降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唐翔;考虑花园覆土附加荷载的群桩沉降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胡哲;基于相互系数法的群桩沉降的推算[D];湘潭大学;2009年
7 闫超;基于现场载荷试验的黄土地区群桩沉降计算[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忠;西安某工程群桩基础的沉降研究与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0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5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