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筋加强混凝土板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强钢筋加强混凝土板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爆炸荷载 高强钢筋 钢筋混凝土板 试验研究 动力响应
【摘要】:对4组8块钢筋混凝土板进行抗爆性能试验,研究钢筋类型、配筋率、爆炸荷载峰值等因素对破坏形态、跨中位移、加速度及钢筋应变影响。结果表明,用导爆索代替炸药可获得典型的爆炸冲击波荷载,并能施加预定的均布荷载作用。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板相比,高强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减小、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提高配筋率可明显减小高强钢筋混凝土板位移,配筋率为0.78%时较0.62%时位移减小64.02%;配筋率大于0.62%时加速度时程曲线较一致,高强钢筋混凝土板整体刚度较好;随配筋率增大,钢筋应变峰值、残余应变均明显减小。爆炸荷载峰值对高强钢筋混凝土板的动态响应有显著影响,当荷载峰值由0.0318 MPa增大到0.0945 MPa时,位移峰值、残余位移分别增大3.63倍、4.80倍,加速度峰值增大近3倍。
[Abstract]:The blast resistant performance test on the 4 groups of 8 piec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of reinforced type, reinforcement ratio, load peak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failure modes, midspan displacement, acceleration and strain of ste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detonating explosives instead of available blast Bohol typical load, uniform load and a pre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ordinar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crack width, uniform distribution, has good antiknock performance. To improve the rate of reinforc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displacement, reinforcement ratio of 0.78% was 0.62% when the displacement decreased by 64.02%; the curv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is greater than 0.62% when the acceleration of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with good overall stiffness; reinforcement ratio increases, the peak strain of steel, the residual stra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peak of explosion load of high-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has significant dynamic response When the load peak is increased from 0.0318 MPa to 0.0945 MPa, the peak displacement increases 3.63 times, 4.80 times the residual displacement, and the peak acceleration is nearly 3 times.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49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41066)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DUEK1208)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1321064)
【分类号】:TU375.2
【正文快照】: 由于各种爆炸事件频发,工程结构的抗冲击/爆炸性能颇受关注[1-4]。为提高结构抗冲击爆炸能力,已开发研究出各种新材料,如钢纤维混凝土及粘贴碳纤维布、粘贴钢板混凝土结构等[5]。高强钢筋(Higher High Ten-sile,HHT)作为新型钢筋,具有抗拉强度高、可塑性强等优点,既能减少钢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想柏;杨秀敏;陈肇元;邓国强;;接触爆炸钢筋混凝土板的震塌效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陈万祥;严少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强;李金灿;;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爆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2011年05期
2 都浩;邓們;杜荣强;;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洪志权;董新龙;;爆炸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板的破坏机理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4期
4 还毅;方秦;陈力;张亚栋;;Evaluation of Blast-Resistant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Damaged Plasticity Model for Concrete[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06期
5 袁林;龚顺风;金伟良;;Spallation Mechanism of RC Slabs Under Contact Detonation[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06期
6 匡志平;杨秋华;崔满;;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和破坏形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7 陈万祥;严少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8 丁阳;汪明;李忠献;;爆炸荷载作用下平板网架结构破坏倒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9 师燕超;李忠献;;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分析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10 施嘉伟;朱虹;吴智深;吴刚;;FRP片材-混凝土界面应变率效应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新龙;洪志权;施绍裘;陈江瑛;邵世明;黄德进;王礼立;;爆炸载荷下混凝土震塌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郑全平;卢芳云;卫明山;曹海;牛小玲;王启睿;;钢纤维钢筋混凝土爆炸局部破坏效应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董新龙;洪志权;施绍裘;陈江瑛;邵世明;黄德进;王礼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板爆炸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董新龙;洪志权;高培正;施绍裘;陈江瑛;邵世明;王礼立;;混凝土板震塌破坏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传爱;周朝霞;夏逸平;;重要建筑物防爆炸恐怖袭击加固措施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董新龙;洪志权;高培正;陈江瑛;邵世明;黄德进;王礼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板爆炸破坏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邓国强;董军;杨秀敏;杨科之;胡金生;;弹丸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局部破坏形态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8 吴平安;;脉冲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破坏模式的有限元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9 李秀地;徐干成;郑颖人;;多次层裂面对混凝土中应力历史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杨黎明;董新龙;周风华;王礼立;;地下工程抗爆防震塌设计动力学机理讨论[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光发;防护工程中若干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和机理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汪明;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结构损伤机理及砌体墙破碎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朱传杰;爆炸冲击波前流场扬尘特征及其多相破坏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姜磊;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挠度的试验研究与分析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韦灼彬;钢筋混凝土桩基梁板码头爆炸毁伤及抢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赵凯;分层防护层对爆炸波的衰减和弥散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都浩;城市环境中建筑爆炸荷载模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爆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8 师燕超;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响应行为与损伤破坏机理[D];天津大学;2009年
9 闫秋实;典型地铁结构内爆炸流场分布及动力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郭东;爆炸荷载作用下防护门的动态响应行为与反弹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谦;隧道内爆炸作用衬砌结构的损伤机理和抗爆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韩正恳;砌块墙体爆炸损伤数值分析与评估[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刘云艳;室温制备密实化陶瓷的探索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丽森;基于SAP2000的浮石混凝土抗爆动态特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吴振涛;钢筋混凝土承重柱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吕卫东;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砌块墙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付学燃;爆炸冲击下地铁站支承柱与隧道衬砌的防护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禹志伟;桥梁结构遭受地下隧道内爆炸冲击下的减隔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姚元文;结构泄压爆炸的冲击波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慧颖;爆炸荷载作用下石油化工控制室动力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想柏;杨秀敏;陈肇元;邓国强;;接触爆炸钢筋混凝土板的震塌效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阎石,张亮,王丹;钢筋混凝土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曹双寅,滕锦光,邱洪兴,林为;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RC悬臂板的实验研究及简化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4 刘沐宇,李开兵;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5 李松辉,赵国藩,王松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预裂梁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6 汪昕;张继文;吕志涛;包兆鼎;;槽形CFRP板条嵌入式增强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1379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7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