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城乡生态单元分类、评价与制图研究——以苏州市花桥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6 20:40

  本文关键词:城乡生态单元分类、评价与制图研究——以苏州市花桥镇为例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城乡规划 生态单元制图 生态格局


【摘要】:生态单元制图是通过对区域遥感信息的解译及与现场调查信息的叠合,得到可视性较强的生态信息图谱,是将景观生态学成果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的一条有效途径。生态单元制图如何与中国城乡规划编制相衔接,提供专业、可靠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本文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将城市所有用地类型都作为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和"城市化"的生态单元分类方法,完成了符合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的生态单元制图分类系统(9大类37小类)及其景观生态学指数分析;通过绿地率、建筑密度、乔木树冠覆盖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等各单项指标进行分层及叠加综合评价制图,科学全面地识别不同用地的生态价值。认为可以通过提出诸如各类城市用地的附属绿地的面积、容积率高低、建筑退让范围、大乔木的保护措施等具体细致的规划要求,来保护及调整城市用地内部的绿地面积及植被丰富度、乔木的覆盖度等生态指标,确保重要的城镇自然系统在城市开发过程中不受冲击,以及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绿地的"精明增长"等后续研究方向。
[Abstract]:Ecological unit mapping (ECM)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gional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field survey information to obtain a more visible ecological information map.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pply the achievement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How to link ecological unit mapping with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China provides professional and reliable basic research results. It is the main problem that this paper expects to solv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unit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loc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hich take all the urban land typ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cological unit mapp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which conforms to the criteria of urban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 has been completed and its landscape ecology index analysis has been completed. Through the greenbelt rate, building density, tree crown coverage,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other individual indicators to stratify and superposi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apping.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different land use. It is considered that by proposing such as the area of all kinds of urban land attached to the green space, volume ratio, building concession scope.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large trees and other specific planning requirements to protect and adjust the green space area and vegetation richness within the urban land, tree coverage and other ecological indicators. To ensure that the important urban natural system will not be impact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how to realize the "smart growth"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南京晓庄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农村绿化规划研究”(11CSJ00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功能复合型现代农业景观模式与技术研究”(NY-020)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景观乡村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301002A)
【分类号】:TU984.115
【正文快照】: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破坏、居住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学科的生态实效乏力使得新城的规模、职能和完备程度都距离规划设想相差较远[1],这在长三角显得尤为突出。快速城镇化造成了人类聚居地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倪绍祥,,蒋建军,查勇,褚维德,杨再贵,杨国良;基于卫星影像解译的华中地区自然景观分类与制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04期

2 赵振斌;薛亮;张君;卫海燕;;西安市典型区域城市生境制图与自然保护规划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3 杨萍;刘雪华;;基于SPOT-VGTNDVI的玛纳斯县植被覆盖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4 武晶;刘志民;;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14年07期

5 高天;邱玲;陈存根;;生态单元制图在国外自然保护和城乡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6期

6 朱战强;黄存忠;孟晓丽;柳林;;面向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地理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绍祥,杨国良,蒋建军,查勇;自然景观遥感解译基础上的华中自然区划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2 汪明武;金菊良;李丽;;基于数据挖掘的地图质量集对分析模型[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3 何进伟;葛淼;崔致远;王欣;曹利霞;闫燕春;王志奎;;基于趋势面分析的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地理因素[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4 李江风,刘吉平,汪华斌;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与研究——以清江流域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02期

5 马世发;艾彬;念沛豪;;基于约束性CA的土地利用规划预评估及警情探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4期

6 马琦伟;刘溪;;地理设计视角下的空间管制规划与应用——以张家界市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7 邓一荣;肖荣波;黄柳菁;胡慧建;李智山;丁晓龙;;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途径与实例研究[J];风景园林;2015年06期

8 张海燕;樊江文;邵全琴;;2000-2010年中国退牧还草工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9 高远;孟凡旭;朱孔山;郝加琛;;山东孔林主要植物种群和群落特征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5年03期

10 张鑫;王艳辉;刘云慧;戴漂漂;董杰;宇振荣;;害虫生物防治的景观调节途径:原理与方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鹏;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张君;基于GIS与RS的城市生态单元制图与保护规划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惠卿;厦门市景观生态信息图谱分析及生态安全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莹;鄂州市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贺龙梅;基于发生学的景观生态分类探讨及在新疆地区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0年

6 何当当;长白山景观图的编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晓玮;基于生境分析的远安县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关鹏;遥感影像在库车坳陷新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丽;近20年来纳帕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黑颈鹤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0 王妍婷;上海辰山1hm~2样地群落结构特征及种群更新格局[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广顺;马建章;张明海;;马鹿冬季生境破碎化因子斑块尺度结构的地理统计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2 王原;吴泽民;张浩;赵霞;;基于RS和GIS的马鞍山市分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高峻,宋永昌;城市绿地系统动态及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以上海西南地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4 吴人韦;城市生物多样性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1期

5 贺达汉;赵紫华;张大治;;草原景观下昆虫群落及种群对生境破碎化的反应[J];草业学报;2009年06期

6 赵振斌;薛亮;张君;卫海燕;;西安市典型区域城市生境制图与自然保护规划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7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8 李莉;袁超;;地理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6期

9 高大伟;陈艳;陆慧萍;石苗苗;;生境制图在生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10 孙艳玲;郭鹏;;1982-2006年华北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查晓鸣;杨剑;;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演进分析[J];四川建筑;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虎强;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台塬型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俊峰;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平原型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9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89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