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冲击荷载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3 01:58

  本文关键词: 冲击荷载 动力稳定性 判定准则 参数分析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冲击荷载不同于地震作用,而常规动力稳定性判定准则不适用问题,阐述求解冲击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冲击荷载取值;据冲击荷载特性提出适合冲击碰撞问题的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判定准则;选K6型单层网壳结构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进行结构冲击作用下动力稳定性分析,通过大量算例,分析其在不同冲击物质量比及速度作用下全过程动力响应,结合动力响应模式获得冲击荷载作用下单层网壳动力失稳的临界能量区域,并从矢跨比、跨度、杆件截面三方面对结构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网壳动力响应模式与冲击能量相结合方法对单层网壳进行动力稳定性判定合理;结构刚度越小,冲击作用下动力稳定性越差;加大主肋利于提高结构动力稳定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impact load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ismic ac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dynamic stability criterion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problem, the basic theory of solving the impact problem and the value of the impact load are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load characteristics, a criterion for determining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s suitable for impact impact problem is proposed, and the K6 single-layer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model is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s under impact b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LS-DYNA.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the whole process dynamic response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impact mass ratio and velocity is analyzed. The critical energy region of dynamic in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latticed shell under impact load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mode, and the critical energy region is obtained from the rise-to-span ratio and sp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judg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single-layer latticed shell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response mode and impact energy, and the smaller the structure stiffness is, The worse the dynamic stability is under impact, and the greater the main rib is, the better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23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12B07)
【分类号】:TU3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新征,江见鲸;世界贸易中心飞机撞击后倒塌过程的仿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伟;李海旺;罗奇峰;;撞击荷载作用下单层椭圆抛物面网壳的动力稳定分析[J];力学季刊;2008年01期

2 梅真;陈建兵;李杰;;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振动控制试验设计[J];世界地震工程;2012年01期

3 陆新征;张炎圣;宁静;江见鲸;任爱珠;;超高车辆与立交桥梁碰撞的高精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栗蕾;马彬;李林;王钢;王新志;;扁球面网壳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稳定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陆新征;缪志伟;江见鲸;叶列平;;静力和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高层结构的倒塌模拟[J];山西地震;2006年02期

6 黄中伟;杨磊;;应力冲击波在结构节点的反射和透射[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1期

7 刘慧娟;韩庆华;周全智;;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范峰;王多智;支旭东;沈世钊;;Failure Modes fo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s Under Impact Load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S1期

9 王多智;支旭东;范峰;沈世钊;;Failure Process and Energy Transmission fo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s Under Impact Load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S1期

10 王磊;陈以一;李玲;刘宏创;;引入初始破坏的桁梁结构倒塌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多智;戴君武;范峰;支旭东;;屋面荷载对网壳结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王钢;王新志;韩明君;丁雪兴;;扁球面网壳混沌运动的探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3 刘迎春;张文福;计静;;不同地震动对单层框架动力稳定性的影响[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4 贾宏伟;代学灵;;某焦煤车间钢梁的耐撞性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5 李黎;刘文静;张行;;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的动力稳定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6 王多智;支旭东;范峰;沈世钊;;顶点斜向冲击荷载下K8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响应[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7 杨建国;;框架结构爆破倒塌的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8 王蕊;裴畅;;热轧H型钢梁在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参数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9 陆新征;江见鲸;;灾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仿真分析[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智菲;刘超;李海旺;尹德钰;;块体撞击作用下三层网架实验模型的计算分析[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范峰;王多智;支旭东;沈世钊;;Failure Modes fo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s Under Impact Load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S1期

2 王多智;支旭东;范峰;沈世钊;;Failure Process and Energy Transmission fo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s Under Impact Load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年S1期

3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广义位移控制法在动力稳定问题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4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杆系钢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识别与判定准则[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张其林,UdoPeil;任意激励下弹性结构的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6 王策,沈世钊;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动力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7 陆新征,江见鲸;世界贸易中心飞机撞击后倒塌过程的仿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8 范峰;王多智;支旭东;沈世钊;;冲击荷载下凯威特型球面网壳的失效模式及其判别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金龙;法永生;;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与进展[J];四川建筑;2007年02期

2 曲乃泗,张斌;任意空间杆系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工业建筑;1990年05期

3 孙强;直杆的动力稳定性分析(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4 孙强;不同截面形状和材料柱的动力稳定性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3期

5 周科健;梁波;;输送流体的管道的动力稳定性问楲[J];强度与环境;1987年01期

6 唐炯,陶明德,,张文;充液或部分充液转子的动力稳定性[J];应用力学学报;1995年02期

7 孙强;直杆的动力稳定性分析(Ⅱ)[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8 孙强,蔡四维;斜杆的动力稳定性研究[J];力学与实践;1997年05期

9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杆系钢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识别与判定准则[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忠学,李元齐,严慧,季渊;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空间结构;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辛健强;王建军;李其汉;;时变随动力作用下薄圆板动力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邓长根;;多高层钢结构及其构件动力稳定性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3 王社良;郑晓蒙;边兆伟;韩慧敏;;压电智能桁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正良;盛焕明;刘东;;“朝天扬帆”结构构件的动力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5 马福;李海旺;秦冬祺;尹德钰;;大跨度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高博青;杜文风;董石麟;;对歌德斯克穹顶网壳动力稳定性的认识[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兵;范志庚;胡绍全;郁向东;嵇晓宇;;靶区支撑桁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8 郭海山;王林安;沈世钊;;水平阶跃荷载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郭海山;钱宏亮;沈世钊;;地震荷载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研究[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杨庆山;刘瑞霞;;薄膜结构气弹动力稳定性研究[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峰;框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张西前;节理岩体边坡爆破动力稳定性分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何艳丽;桅杆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D];同济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强;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动力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乾瑛;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动力稳定性及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邱良;径向均布周期荷载作用下拱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陈超;压电智能结构动力稳定性及判定准则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迎春;单层钢框架动力稳定性与防倒塌设计理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6 计静;地震作用下单层钢框架动力稳定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7 刘玲;空间网壳结构作动杆元动力稳定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强毅;粉砂质粘土人工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宋志伟;基于拟小波方法的轴系动力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晓湘;竖向周期荷载作用下单层钢框架的动力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5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25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