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理念转变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索
本文选题:规划理念 + 非城市建设用地 ; 参考:《城市地理》2016年14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关于城市及城市周边的用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索关系到非城市建设用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如何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就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进行探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用地规划方法的分析。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urban land use. The exploration of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planning is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how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analyze the method of land use planning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ies.
【作者单位】: 天峨县国土资源局;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华斌;袁奇峰;;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媛;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非建设用地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屈雯;新旧两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平;赵寅;;手持式GPS测量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23期
2 高芳芳;李宗梅;;GPS 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年14期
3 谭伟;;GPS与传统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应用比较[J];建材与装饰;2016年11期
4 邹宇;;地质勘察测绘中GPS RTK技术优势及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年09期
5 张吉勇;;GPS测量技术在煤炭地质勘查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3期
6 张钱生;;GPS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探讨[J];化工管理;2015年13期
7 于晓航;;GPS与传统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比较分析[J];民营科技;2015年01期
8 贺云;;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4年24期
9 黄建学;;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年11期
10 苏宝杰;;关于GPS与传统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4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欧阳光;王小明;杨惠安;樊海东;;3S技术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9年11期
2 陈建忠;管卫忠;孙云清;;基于3S技术的土地动态监管系统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9年04期
3 刘晨鑫;臧淑英;;基于PDA的GPS定位及专题地图浏览系统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4 韩杰;;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07年06期
5 陈述彭;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J];国土资源遥感;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娜;;北京市平谷区旅游用地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14期
2 孙明;牟晓梅;刘艳;;黑龙江林区中心镇用地规划[J];工业建筑;2007年05期
3 朱查松;张京祥;罗震东;;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3期
4 朱海英;;浅谈加强农村用地规划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5期
5 陆华君;;美、加两国用地规划管理及启示[J];江苏城市规划;2012年08期
6 刘雁,傅鸿源,,蔚传忠,杨宇,李江涛;城市用地规划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7 孙玉;经济转型期的城市用地规划探讨[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郑皓;杨忠伟;;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09期
9 陆华君;;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07期
10 曹春霞;曹颖;;重庆市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用地规划管理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勇军;肖荣波;;新时期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转向[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春霞;王法成;周杨;;国家中心城市用地规划比较及其对重庆的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明;;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浅议[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姚立英;黄浩云;沈伟然;张征云;;应用景观生态学进行天津市生态用地规划[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李怡婉;刘永红;;浅析深圳市拆迁安置用地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巍巍;周广宇;;基于碳汇能力的天津南北湿地组团用地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陈志诚;;反思与展望: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志法;;做好产业用地规划,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9 宋智;;城郊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功能支撑体系探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孟庆;彭瑶玲;刘亚丽;;台湾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经验和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艳;长沙 项目用地规划修改须前置审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军晶;教育用地规划“落地”为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通讯员 甘艳 记者 舒薇;修改用地规划,专家公众说了算[N];长沙晚报;2012年
4 记者 陈小毛;海口加快教育用地规划保护[N];海口晚报;2013年
5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银川市中小学校幼儿园 用地规划和保护条例》的决定[N];宁夏日报;2013年
6 王晓蓉 梁忠兰;伊旗做好用地规划助推经济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7 记者 达娃·梅朵;14个保障住房地块完成用地规划[N];昆明日报;2011年
8 菏国土;巨野煤田建设用地规划编制“呼之欲出”[N];菏泽日报;2005年
9 沈泓琳;梁苑办事处四项措施为企业解忧[N];开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胡占富;微调用地规划向两个“新城”倾斜[N];哈尔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升;煤矿区用地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星尧;建设用地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许维;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理论及应用性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3 余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旅游用地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段香园;基于绿色城市理念的长沙岳麓区慢行系统用地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杨丹宇;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若干问题及编制办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罗宇;基于四层软件结构的城乡用地规划系统耦合机制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殷景文;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8 高飞;风景旅游用地规划与管理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林榕;武汉地区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何博;基于雨洪过程安全的渭河下游渭南段生态用地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7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0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