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重塑黄土单轴加载过程中声波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冻结重塑黄土 + 单轴加载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利用RSM-SY5(T)型非金属声波检测仪对冻结重塑黄土进行单轴加载条件下的超声波纵波透射试验,研究声波在冻结重塑黄土受压过程中传播的速度特征,同时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分析研究声波在冻结重塑黄土中传播的波形、频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冻结重塑黄土的纵波波速受温度和外荷载的影响,波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加载过程中随应变的增大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冻结重塑黄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初始纵波波速值之间满足指数关系,相关性很好;随着加载的进行频谱形状发生变化,谱面积和主频减小;加载初期尾波不发育,随着应力的增大、裂纹的产生尾波逐渐发育;声波的特征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冻结重塑黄土加载过程中内部裂纹的发展情况。
[Abstract]:The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wave transmission test of frozen remolded loess under uniaxial loading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RSM-SY5T type non-metallic acoustic wave detector to study the 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of frozen remolded loess. At the same tim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and wavelet analysis are used to study the waveform and spectrum of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frozen remolded lo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of frozen remolded loess i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external load, and the wave veloc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during loading.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rozen remolded loess is exponentially related to the initial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and the correlation is good. With the change of spectrum shape, the spectrum area and main frequency decrease, the coda does not develop at the early loading stage.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the coda of cracks develop graduall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coustic waves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racks in the loading process of frozen remolded loess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80,41371090)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02610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FSE-ZQ-35)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伟;张建明;;高温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2 杨平,李强,郁楚侯;人工冻土声波参数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1997年02期
3 Xing Huang;DongQing Li;Feng Ming;JianHong Fang;;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oustic parameter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ozen silty clay[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3年05期
4 郭麒麟;孙云志;;南方短时冻土的热物理性质及抗压强度特征[J];人民长江;2012年09期
5 王大雁,朱元林,马巍,彭万巍;冻土超声波波速与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6 刘向君;刘洪;徐晓雷;韩林;梁利喜;;低孔低渗砂岩加载条件下的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7 陈达力;岩石超声谱测试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8 盛煜,福田正己,金学三,今村辙;未冻水含量对含废弃轮胎碎屑冻土超声波速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9 杨平,李强;冻土力学性能与声波参数相关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10 周凤玺;赖远明;;饱和冻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晟;小波与频谱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飞;赵淑萍;马巍;焦贵德;;循环荷载下冻结兰州黄土变形性质的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盛煜,彭万巍,福田正己;超声波技术在冻土物性测试中的应用探讨[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3 俞祁浩,程国栋;物探技术在我国多年冻土勘测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4 赵淑萍,朱元林,何平,杨成松;冻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5 刘华;牛富俊;徐志英;林战举;许健;;循环冻融条件下安山岩和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6 潘殿琦;张祖培;潘殿彩;陈义民;徐瑞;;人工冻土纵波波速与温度和含水率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潘殿琦;;波速测试法在冻结粉质黏土强度研究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赵景峰;;冻土抗拉强度与冻温及含水率关系的试验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1年06期
9 杨明芝;灵武地震尾波频率特性及介质参数的测定[J];地震学报;1992年01期
10 陈培善;;地震波衰减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桦;程桦;荣传新;;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冻土导电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2 李静坡;孙进忠;;岩石样品弹性波速频域测试方法及其与时域测试方法的比较[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明智;杨更社;白凤忠;;西部特殊地层矿井冻结土和岩石的差异性探讨[A];《建井技术》2014年增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运;衰减、场地响应等地震波传播相关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许明;锚固系统质量的无损检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张树光;辽西地区风积土的强度、冻融特性及其分形性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4 代志宏;城市建设的附加应力与地质极限问题[D];广西大学;2003年
5 陈建功;锚杆—围岩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潘殿琦;冻土可钻性影响因素及其分级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井彦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土湿陷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闫长斌;爆破作用下岩体累积损伤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陈剑文;盐岩的温度效应及细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红利;小波分形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申振华;煤及其含气性地球物理响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董鉴峰;漠河地区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鹏;基于多路声检测的地面标记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争荣;岩体稳定性的声发射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宋涛;基于小波变换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颖;基于LabVIEW的大气数据处理实验管理系统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金艳;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韦珊珊;土中应力分布传递规律的试验及测试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10 马立新;非贯通节理介质波传播特性和损伤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缙;赵维炳;苏天明;刘彤;张迪;;岩石超声波信号的小波时频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2 朱元林,张家懿;冻土的弹性变形及压缩变形[J];冰川冻土;1982年03期
3 傅蓉,张津生,侯仲杰;水分对冻土中超声波速的影响[J];冰川冻土;1983年02期
4 徐ei祖,J.L.奥利奋特,A.R.泰斯;土水势、未冻水含量和温度[J];冰川冻土;1985年01期
5 朱元林;我国冻土强度与蠕变研究[J];冰川冻土;1988年03期
6 蔡中民,朱元林,张长庆;冻土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及材料参数的确定[J];冰川冻土;1990年01期
7 王绍令,赵秀锋,郭东信,黄以职;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8 马巍,吴紫汪,张立新,常小晓;高围压下冻土强度弱化的机理分析[J];冰川冻土;1999年01期
9 彭万巍,袁易全;冻土纵、横波宽带超声换能器的研制[J];冰川冻土;2000年01期
10 何平,程国栋,俞祁浩,朱元林,徐学祖;饱和正冻土中的水、热、力场耦合模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邱泽华,张宝红;用力矩模型解释摩擦试验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施汉仁;沈高;孙力彤;;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加载过程对内力计算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6年17期
3 孙世永;;考虑加载过程砂井地基平面应变等效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5期
4 郑贵平;赵兴东;刘建坡;李元辉;;岩石加载过程声波波速变化规律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5 边秋璞;孙庆;;拱坝施工期加载过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严静;彭辉;;施工期不同加载过程对拱坝应力场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2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纪汉;刘晓红;方亚如;郝晋升;耿乃光;;岩石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效应的各向异性[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向峰;激光加载过程中金属熔化的数值计算[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李高勇;砂岩的波速与应力实时同向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82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8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