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含水率对重塑黄土的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1:35
【摘要】:采用侧限压缩实验,对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的重塑黄土进行压缩固结实验。借鉴原状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水率对于重塑黄土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低含水率时,孔隙比随应力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割线模量随应力的变化表现明显的非线性、应变速率衰减得快;高含水率时,孔隙比随应力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割线模量随应力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应变速率衰减得慢。
[Abstract]:The compression and consolidation experiments of remolded loess with the same dry density and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lateral compression test. The influence of moisture content on deformation of remolded loes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llapsibility of undisturbed lo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void ratio with stress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the variation of Secant modulus with stress is obviously nonlinear, and the strain rate decays rapidly when the water content is low, and when the water content is high, The variation of void ratio with stress is obviously nonlinear, the variation of Secant modulus with stress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and the strain rate decreases slowl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100209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4ZR1442800)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SKLGP2014K013)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号:B308) 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乐中;何青峰;;延安Q_2黄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6期

2 程海涛;刘保健;谢永利;;重塑黄土变形特性[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刘保健,谢定义,郭增玉;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的实用算法[J];岩土力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国华;邵生俊;胡伟;;考虑Q_3黄土增湿特性的隧道围岩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 汪成兵;朱合华;;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3 黄钰铃;惠二青;周先华;;人工湿地基质渗滤特性及净化污水效果[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4 徐创军;杨红薇;杨立中;张建强;;预处理秸秆在岩石边坡生态护坡中的改土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杨大田;黄涛;夏文军;杨锡武;;纤维沥青胶砂的抗剪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中,曹卫东,罗显刚,董和平,李世柏;现场大型推剪试验的应用及数值分析[J];电力勘测设计;2005年01期

7 姜忠宇;左小晗;黄炜;;多年冻土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5期

8 李晓红;梁峰;卢义玉;赵瑜;冯欣艳;李倩;;重庆市某垃圾填埋场填埋体的强度特性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9 张千贵;尹光志;周永昆;敬小非;蒋长宝;;尾矿粗细颗粒分层结构体的力学特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李阳;袁聚云;景路;康竹良;;脱硫石膏土体增强剂加固土室内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益群;沈锋;周念清;王建秀;胡向东;;上海地区冻融暗绿色粉质粘土力学特性的试验与理论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旭;张钦喜;许成顺;;对土力学课程助课实践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刘学芹;;土中有机质含量测定若干问题探讨[A];2014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夏旺民;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顺群;非饱和土的吸力与强度理论研究及其试验验证[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叶朝汉;软土剪切带试验及其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董建军;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非饱和压实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姚涛;基于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的黄土变形和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文华;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相彪;筑坝堆石料应力路径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童志怡;岩质边坡滑动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10 王梅;中国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辽西风积砂土振动液化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梁伟;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管沟结构补强与渗漏治理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3 梁燕;钢渣黏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李庆冰;橡胶水泥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杨国顺;井峪沟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杨舒;纤维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燕惠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陆漆;不同荷载水平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张俊;新近吹填土超软地基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于海舰;辽西风积土路基振陷研究及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青峰;林斌;赵法锁;王雷;;马兰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2 王念秦;罗东海;姚勇;陈效星;杨建国;;马兰黄土动强度及其微结构变化实验[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3 石刚;王晋国;支喜兰;刘怡林;张建林;徐世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分区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4 曹文贵,赵明华,刘成学;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德鲁克-普拉格岩石强度准则的修正[J];水利学报;2004年09期

5 张玉芬;张志权;赵桂娟;雷胜友;;二灰黄土力学性能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程海涛;刘保健;谢永利;;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时间特性[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骆亚生,谢定义,陈存礼;黄土不同湿度状态下破坏动强度的试验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陈晓平,白世伟;软土蠕变-固结特性及计算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曹文贵,赵明华,刘成学;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9期

10 陈正汉,刘祖典;黄土的湿陷变形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198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斌;考虑损伤效应的黄土流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宋飞;石膏角砾岩非线性流变模型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传勋;压实黄土荷载、变形与时间关系及应用问题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洪麟;;砂含水率的湿法测定[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9年04期

2 王文俊;;再谈关于“砂含水率的湿法测定”[J];混凝土;1990年02期

3 谷拴成;砂含水率的简易测定方法[J];建井技术;1991年01期

4 侯天顺;;特征含水率对轻量土基本性质的影响规律[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5 刘进华,付金生;用单镅源测石油含水率和密度的方法探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5年02期

6 秦钢;;油漆工程中基层含水率怎样在现场测定?[J];建筑知识;1987年06期

7 张德礼;;量筒法砂的表面含水率测定诺模图[J];建筑技术;1987年03期

8 杜民,方志成;茶叶含水率快速测定智能仪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3期

9 曹辉亮;;土的含水率试验三种比对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5期

10 陈建林;韩明岚;刘君昌;;考虑混凝土含水率在综合法测强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文刚;俞国胜;张海鹰;姜晨龙;刘小虎;赵雪松;;含水率对草坪草常温开模成型的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本华;;粮食含水率快速无损测定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张中明;;砂、石含水率简易测定方法——比重法[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4 曹正良;;片烟松散回潮含水率控制方式的改进[A];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薛荆岩;沈永良;孙来军;涂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黄豆含水率测量中的应用[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王丽学;李淑惠;刘洪禄;石志强;刘冀;;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樊恒辉;吴普特;高建恩;王广周;孙胜利;;密度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江通;王丽萍;丁振华;翟博;李楠;马彬;李杰;廖晨博;;烃类污油含水率在线检测仪在采气三厂的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司慧;鹿振友;王立昌;;含水率对落叶松材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贤军;蔡智勇;傅峰;;微波干燥与常规干燥中木材内含水率动态分布比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冰;油墨与纸板含水率[N];中国包装报;2009年

2 省机械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林亦枰;对农产品干燥的要求[N];福建科技报;2004年

3 安然;农科推广需打“组合拳”[N];长白山日报;2008年

4 记者 徐云;葡萄干生产新标准与国际接轨[N];吐鲁番报(汉);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广雄;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砂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鹤岭;果蔬冻干过程含水率无线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单;锯材含水率分级检测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戴之祥;水稻及玉米植株含水率的可见光图像检测[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5 李孟平;便携式围护结构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6 殷洪霞;草物料的含水率对压缩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孙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织物含水率无损测量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8 马雪;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及Kinetis60芯片的反射式微波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柯;木材烘干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婧;小杂粮的介电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23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23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