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中托墙梁的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a commercial building reinforc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ll beam underpinn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e reinforc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carries on the deflection deformation and stress analysis to the supporting wall beam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of the beam are obtained by laboratory test. By comparison, the mechan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us verify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ified design scheme. In addition, the basic design of the underpinning method is also introduced. The underpinn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is paper is simple,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einforc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分类号】:TU39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雁;吕恒林;殷惠光;;托换技术在砖混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剑文;干钢;何勇;毛江鸿;崔何亮;;某砖混结构墙体托换过程监测及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12期
2 张爱彬;;托换技术砌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年01期
3 马俊杰;彭斌;刘能科;欧阳煜;;基于ANSYS的基础掏砖托换有限元仿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年01期
4 蔡一鸣;;砖混结构的二次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5 张根俞;潘留根;;托换技术在某砌体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6 周晓悦;章雪峰;;分批置换混凝土在高层框剪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实例[J];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7 韩超;林向宁;于明丽;;局部承重体系托换在砖混结构改造工程中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18期
8 孙丽;丁建;;砖混建筑拆墙改造技术[J];建筑技术;2013年02期
9 邱乐;马琳;;北方寒冷地区城市中心既有多层住宅适应性再生设计方法研究——以大连市西岗区饶山路白云新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3年01期
10 马耀华;;谈旧建筑改造中装修工程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13年3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江鸿;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结构应变及开裂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乐;德国被动房在大连地区多层住宅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训良,周乾,刘跃华;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底层大空间改造结构设计方案分析[J];工业建筑;2003年07期
2 周光荣;新型预应力托换技术设计[J];工业建筑;2005年04期
3 贺大勇;砖混结构改造中墙梁托换技术的新方法[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星;王继君;;怎样处理砖混结构产生的裂缝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2 胡晓君;伊彦科;;浅析砖混结构的优缺点与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3 林东;;建筑工程砖混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5期
4 吴瑛;;小议住宅砖混结构的优点及设计[J];今日科苑;2010年04期
5 何雁;;砖混结构的设计经验谈[J];科技风;2010年07期
6 蒋明红;;砖混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9期
7 胡新六;;如何防止砖混结构的倒塌[J];建筑知识;1983年01期
8 钱家琦;;怎样搞好砖混结构工程的施工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J];建筑知识;1987年01期
9 侯汝欣;砖混结构常见事故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9年03期
10 ;砖混结构常见事故分析[J];工业建筑;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玉德;胡助先;王凤安;;浅议砖混结构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孝启;;浅谈电厂内砖混结构设计[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德涛;;怎样搞好砖混结构砌砖工程的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4 韩朝阳;慕胜娟;龚全洪;;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马存勇;田广平;魏志忠;孙兰芳;;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尚美彦;;对砖混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涂胜利;;谈砖混结构旧房的改扩建设计[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杜健民;李富民;袁迎曙;刘明;王波;;六层砖混结构综合楼斜向平移工程设计[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夏文林;宋正华;顾前;;砖混结构袋式除尘器在立窑烟气治理中的应用[A];第二届“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水泥工业原、燃材料战略转移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10 冯哲;张红印;刘松华;;北京某中学砖混结构教学楼加固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元;砖混结构校舍是重点[N];海南日报;2008年
2 陈瑞昌;江苏全面排查砖混结构校舍[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尹海峡;江苏构建建筑新体系[N];中华建筑报;2005年
4 先晓鹏、记者林云安;营房新变化折射国家实力提升[N];人民武警报;2010年
5 陶臣建 缪小霞;“十大典型违建”半数已自拆[N];温州日报;2011年
6 张晓玲;柔性建筑震后备受业内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实习记者 马英珍 通讯员 马礼明;鄯善提高补助资金建抗震房[N];吐鲁番报(汉);2008年
8 谭喻;“今年冬天一定特别温暖”[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孟贤才;平武四模式建房遍地开花[N];绵阳日报;2008年
10 小徐;商品房的结构类型[N];吉林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龙;近现代高校砖混结构教学楼的改造与修复[D];天津大学;2009年
2 周金顺;既有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优化及其效果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李莹;用再生砖砌成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4 梁惠;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及工程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房琼莲;带圈梁构造柱砖混结构的抗震体系加固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6 邓炽平;广州市属学校校安工程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博;砖混结构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陈晓强;震损砖混结构灌浆复合加固修复技术及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韩睿斌;砖混结构农房振动台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子卿;砖混结构现浇板收缩裂缝产生机理的研究及现场测试[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48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