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起重机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缓冲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07:00
【摘要】:提出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新型缓冲元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利用珠海三思计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智能电子万能实验机,对不同缓冲元件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集成了弹簧与橡胶用于缓冲材料的优点,较弹簧缓冲元件大幅度提高了最大缓冲力和缓冲容量;虽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的缓冲效率低于弹簧缓冲元件的缓冲效率,但其衰减系数却远远大于弹簧缓冲元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的衰减系数略高于橡胶缓冲元件的衰减系数。综合考虑最大缓冲力及缓冲容量,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的缓冲性能优于弹簧缓冲元件;橡胶种类和厚度是影响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缓冲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Abstract]:A new type of buffer element for crane,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buffer elements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high performance intelligent electronic universal experimental machine produced by Zhuhai Sansi Metrology instrument Co., Lt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spring and rubber used in cushioning materia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maximum buffer force and buffer capacity compared with the spring buffer element, although the buffer efficiency of the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pring buffer element, but it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pring buffer element.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ubber buffer element. Considering the maximum buffer force and buffer capacity, the cushioning performance of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pring buffer element, and the type and thickness of rubber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shioning performance of spring-rubber composite buffer element.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分类号】:TH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顾吉丰;;橡胶缓冲器设计与性能试验[J];电子机械工程;2009年01期

2 赵建林;几种起重机用缓冲器的性能比较与实际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8年11期

3 桑建兵;邢素芳;刘波;张明路;;橡胶缓冲器及其接触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成尖端;;门式起重机碰撞缓冲器的选型与设计计算[J];铁道货运;2009年02期

5 张利平,秦冀广;缓冲器原理与应用[J];现代机械;1999年01期

6 姜其斌,贾德民,杨军,唐先贺;橡胶材料在减震器中的应用[J];橡胶工业;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明;李明月;杨万春;;新型液气缓冲器的动态试验及其仿真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刘丰林;汪绩宁;郑连清;;O形线性缓冲器有限元分析与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张亮;;基于弹簧支撑的缓冲单元抗冲击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6期

4 叶建军;邱杰;章巧芳;毕向秋;;橡胶缓冲垫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J];轻工机械;2010年05期

5 李昂;刘虎东;;关于防振与防振橡胶[J];世界橡胶工业;2012年02期

6 李芾;黄运华;卜继玲;付茂海;;新型液气缓冲器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研究[J];铁道车辆;2005年12期

7 曾富财;汪艳;;橡胶减震器金属件与橡胶直接硫化粘合的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2年01期

8 万翔;周思柱;李宁;朱锦彤;严奉林;左永强;;基于ANSYS/LS-DYNA的压裂泵泵阀动力接触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14年05期

9 王嘉敏;张东红;吴治礼;;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电缆小车缓冲器的选型[J];起重运输机械;2014年09期

10 谢忠麟;;汽车用橡胶减震制品及其它杂件的技术进展[J];橡胶工业;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芾;黄运华;傅茂海;;液气缓冲器原理及其特性分析[A];2005年铁道牵引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云艳;王庆;郑召丰;;弹性胶体平衡装置在热轧矫直机上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雷;数字云纹法及其在大变形测量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液压缸的无冲击缓冲技术研究及新型缓冲结构的CAD[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栋;新型钢丝绳减振器减振性能的试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3 李明月;新型液气缓冲器的试验与动态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梁威;减震橡胶材料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s,

本文编号:252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2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