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中国大陆沿海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5 06:52
【摘要】:研究区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跨越了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本文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的14个沿海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1981—2011年的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评价模型,揭示我国沿海地区14个旅游城市30年来气候舒适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14个沿海旅游城市气候舒适类型进行划分。30年来研究区域总的趋势表现为: (1)自北向南气候舒适的月数呈增加趋势,说明趋暖是气候舒适的基础,而趋寒则会降低气候舒适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暖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城市气候橁适的月数呈增加趋势,热带沿海城市气候舒适的月数则呈减少趋势,这说明趋暖增温到一定程度气候舒适度会下降。 (2)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特征,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3种旅游气候舒适类型:夏季避暑型,气候舒适度随纬度的升高而提高,典型地区为暖温带沿海城市,尤其在夏季多是滨海消暑旅游胜地;春秋型,,春秋季节气候舒适度高于其他季节,以亚热带的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为代表;冬季避寒型,气候舒适度随纬度的降低而提高,同一季节南北差异显著,南方气候舒适性优越于北方,以亚热带的广州、深圳和热带沿海城市三亚为代表, (3)暖温带沿海城市适合观光型旅游的舒适期为6个月;森林游憩舒适期为5-10月份,而在6-8月份进行森林游憩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适合开展滑雪旅游的舒适期为12月至次年的1、2月份,适合游泳的舒适期为5个月;娱乐型旅游的舒适期为5-10月份。亚热带沿海城市开展观光型和休闲型旅游的舒适期在春秋季节;森林游憩的舒适期较长,在闷热的夏季是避暑的最佳选择;^u展娱乐型旅游的舒适期为7个月;适合游泳的舒适期为5-8个月。热带沿海城市开展观光型旅游、森林游憩型和休闲型旅游的舒适期为四季皆宜,但是7-10月份,要避免台风到来带来的恶劣天气,又要在酷热难耐的夏季,避免晒伤。 (4)通过对沿海城市30年来的月平均温度、月平均风速、月相对湿度和月平均日照时数等四个气候要素的分析,揭示研究区域的变化特征。近30年以来暖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城市年平均温湿指数、年平均风效指数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着衣指数呈下降趋势。年综合舒适指数可以反应旅游气候舒适期的长短,近30年来暖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城市年平均综合舒适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暖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城市的气候舒适期长度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近30年以来热带沿海城市年平均温湿指数、平均风效指数呈下降趋势,年平均着衣指数呈上升趋势。年综合舒适指数可以反应旅游气候舒适期的长短,热带沿海城市近30年来年平均综合舒适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热带沿海城市气候舒适期长度缩小,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立梅,蒋晓伟,刘小英,任朝霞,刘庆友,杨达源,冒宇晨;庐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深度开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明娜;孙彦坤;;哈尔滨地区冬季旅游气候舒适度模糊综合评判[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刘继韩;秦皇岛市旅游生理气候评价[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1期

4 谢雯;任黎秀;姜立鹏;;基于MODIS数据的旅游温湿指数时空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5 马丽君;孙根年;王洁洁;;中国东部沿海沿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7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地理研究;1994年04期

8 任健美,牛俊杰,胡彩虹,刘永存;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9 吴丽娜;厦门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其利用[J];福建地理;2001年03期

10 李秋,仲桂清;环渤海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丽君;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2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32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