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温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20:04
  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遭到破坏,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能够综合反映两者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TIC)黏结锚固性能的退化规律,测定了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并与普通混凝土(NC)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增大,钢筋与TIC试件黏结锚固作用减弱,极限黏结强度减小,峰值滑移增大,与NC试件变化规律一致;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TIC试件的极限黏结强度大于NC试件,且其峰值滑移小于NC试件;冻融循环200次后,TIC试件破坏形式为拔出破坏,而NC试件为劈裂破坏。进一步基于试验研究,提出了冻融循环作用前后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相应规范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混凝土. 2020年07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温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拉拔试件

曲线,拉拔,黏结,冻融循环


拉拔试验装置

曲线,黏结,滑移,试件


极限黏结强度以及峰值滑移作为黏结滑移曲线主要特征值,可以有效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性能。如图4所示,NC试件在30、50、100、2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极限黏结强度分别减小了5.67、8.57、14.55、19.87 MPa,相应的峰值滑移分别增大了0.15、0.19、0.47、0.26 mm(劈裂破坏);TIC试件在30、50、100、200、3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极限黏结强度分别减小了2.9、5.14、8.9、11.55、14.82 MPa,相应的峰值滑移分别增大了0.14、0.19、0.29、0.49、0.63 mm。可以看出与NC试件相比,TIC试件的极限黏结强度以及峰值滑移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变化平缓;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NC试件的极限黏结强度的减小速率和峰值滑移的增大速率明显大于TIC试件。图4 冻融循环前后NC和TIC极限黏结强度和峰值滑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 武潮,李珠,赵林.  新型建筑材料. 2013(02)
[2]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J]. 徐有邻,沈文都,汪洪.  建筑结构学报. 1994(03)
[3]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狄生林.  南京工学院学报. 1984(02)

博士论文
[1]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 何世钦.大连理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热工参数及静态能耗研究[D]. 魏艳萍.太原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40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40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