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砂粒径比对橡胶砂小应变动力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8 02:51
利用GDS-RCA共振柱系统,开展不同橡胶含量、粒径比和围压条件下橡胶砂(RSM)的动力特性试验,深入探究3种影响因素对橡胶砂动力特性的耦合影响规律和机理。首先,通过试验得到了4种橡胶含量和4种粒径比的橡胶砂在3种围压下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曲线,然后探讨了粒径比对橡胶砂动剪模量曲线、最大动剪模量、参考剪应变和阻尼比曲线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与橡胶含量、围压等因素对橡胶砂动力特性的耦合影响规律及机理,最后通过与已有文献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现象和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粒径比对橡胶砂动力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改变时最大动剪模量的变化甚至达到3~4倍,并且粒径比与橡胶含量对橡胶砂的动力特性存在耦合影响效应,在低橡胶含量下粒径比的影响与高橡胶含量下明显不同,但围压与粒径比对橡胶砂的动力特性的影响无明显耦合效应。当将橡胶颗粒体积视为孔隙的一部分时,常规土最大动剪模量的Hardin经验公式可适用于橡胶砂。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粒径比橡胶砂的颗粒组分构成示意图
试验砂为厦门艾思欧(ISO)标准砂,颗粒粒径0.05~2 mm,平均粒径为0.64 mm,颗粒相对密度2.67;橡胶颗粒为废旧轮胎胶粒,筛取4种颗粒集,平均粒径分别为0.3,0.6,1.9和3.7 mm,相应的胶砂粒径比分别为0.5,0.9,3.0,5.8。颗粒材料的级配曲线如图2所示。橡胶颗粒相对密度为1.1。1.2 试验工况与试样制备
试验步骤如下:(1)装样完成后施加-20 kPa的负压,保持试样稳定;(2)用游标卡尺量测试样初始高度和直径(量3次取平均值);(3)依次装上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压力室,对竖向位移进行调零处理;(4)分四次进行加围压、卸负压,每次加5 kPa围压、卸-5 kPa负压,确保试样稳定;(5)保持反压为0,施加目标围压,固结至试样竖向位移稳定;(6)进行共振柱试验。2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橡胶砂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循环单剪试验研究[J]. 刘方成,陈璐,王海东. 岩土力学. 2016(07)
[2]土工格室加筋橡胶砂垫层隔震试验研究[J]. 刘方成,张永富,周亚栋. 建筑结构学报. 2016(S1)
[3]Shear modulus and damping ratio of sand-granulated rubber mixtures[J]. M.Ehsani,N.Shariatmadari,S.M.Mirhossei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08)
本文编号:2942997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粒径比橡胶砂的颗粒组分构成示意图
试验砂为厦门艾思欧(ISO)标准砂,颗粒粒径0.05~2 mm,平均粒径为0.64 mm,颗粒相对密度2.67;橡胶颗粒为废旧轮胎胶粒,筛取4种颗粒集,平均粒径分别为0.3,0.6,1.9和3.7 mm,相应的胶砂粒径比分别为0.5,0.9,3.0,5.8。颗粒材料的级配曲线如图2所示。橡胶颗粒相对密度为1.1。1.2 试验工况与试样制备
试验步骤如下:(1)装样完成后施加-20 kPa的负压,保持试样稳定;(2)用游标卡尺量测试样初始高度和直径(量3次取平均值);(3)依次装上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压力室,对竖向位移进行调零处理;(4)分四次进行加围压、卸负压,每次加5 kPa围压、卸-5 kPa负压,确保试样稳定;(5)保持反压为0,施加目标围压,固结至试样竖向位移稳定;(6)进行共振柱试验。2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橡胶砂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循环单剪试验研究[J]. 刘方成,陈璐,王海东. 岩土力学. 2016(07)
[2]土工格室加筋橡胶砂垫层隔震试验研究[J]. 刘方成,张永富,周亚栋. 建筑结构学报. 2016(S1)
[3]Shear modulus and damping ratio of sand-granulated rubber mixtures[J]. M.Ehsani,N.Shariatmadari,S.M.Mirhossei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08)
本文编号:2942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4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