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高硬度透明材料与砂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09:33
模型试验是研究砂土类相关工程问题的必要研究手段,然而试验过程中可视化窗口的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调研选取6种高硬度透明材料,开展其与ISO标准砂在5种不同法向应力下的接触剪切试验,获得每种透明材料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应力切向位移关系以及剪切破坏强度。通过分析接触面力学特性,为平面应变试验仪器可视窗的选材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对适合两者接触面的双曲线本构模型进行了拟合,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情况较好,验证了本构模型选取的正确性,能够在砂土的受荷破坏模型数值试验的中考虑可视窗的边界条件提供接触本构。
【文章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1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法向压力、不同材料条件下剪应力-剪位移ω关系
图5 不同法向压力、不同材料条件下剪应力-剪位移ω关系此外,接触剪切试验后不同透明材料的表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摩擦划痕。此处展示最大法向压力400 kPa条件下的各材料表面摩擦划痕情况,如图6所示。显而易见,钢化玻璃和石英玻璃几乎看不到摩擦痕迹,而其他材料则有明显的刮花、划痕,影响其透光性。
此外,接触剪切试验后不同透明材料的表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摩擦划痕。此处展示最大法向压力400 kPa条件下的各材料表面摩擦划痕情况,如图6所示。显而易见,钢化玻璃和石英玻璃几乎看不到摩擦痕迹,而其他材料则有明显的刮花、划痕,影响其透光性。根据剪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的试验结果,将6种透明材料与砂土的接触面剪切破坏应力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相应的接触面抗剪强度线,如图7所示。通过对各直线的拟合得到6种透明材料与砂土的接触摩擦系数,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气温度升高下冻土桩负摩阻力试验研究[J]. 唐丽云,王鑫,杨更社,金龙,王晓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6)
[2]刚性与柔性顶部边界下筋土界面特性的细观数值研究[J]. 王志杰,杨广庆,王贺,刘伟超. 岩土工程学报. 2019(05)
[3]填土中锚固体–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J]. 杨庆光,梁凌川,杨诒飞,邓方根. 岩土工程学报. 2018(S2)
[4]砂土-钢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J]. 胡顺洋,李文帅,吴健,朱峰,许朝阳. 工业建筑. 2018(08)
[5]砂土中单桩水平循环累积变形特性模型试验[J]. 张勋,黄茂松,胡志平. 岩土力学. 2019(03)
[6]主应力轴往复循环旋转下砂土的变形特性研究[J]. 扈萍,魏超,杨令强,张文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4)
[7]砂土颗粒级配对格栅-土界面静、动力直剪特性的影响[J]. 王军,施静,刘飞禹,蔡袁强. 岩土力学. 2019(01)
[8]一种大型桩土界面直剪试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王永洪,张明义,刘俊伟,白晓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9]间断级配砂土中管线破损引起的渗流侵蚀模型试验[J]. 张冬梅,杜伟伟,高程鹏. 岩土工程学报. 2018(11)
[10]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赵少飞,戴志广,刘鑫,刘欣怡.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1)
本文编号:3252596
【文章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16(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法向压力、不同材料条件下剪应力-剪位移ω关系
图5 不同法向压力、不同材料条件下剪应力-剪位移ω关系此外,接触剪切试验后不同透明材料的表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摩擦划痕。此处展示最大法向压力400 kPa条件下的各材料表面摩擦划痕情况,如图6所示。显而易见,钢化玻璃和石英玻璃几乎看不到摩擦痕迹,而其他材料则有明显的刮花、划痕,影响其透光性。
此外,接触剪切试验后不同透明材料的表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摩擦划痕。此处展示最大法向压力400 kPa条件下的各材料表面摩擦划痕情况,如图6所示。显而易见,钢化玻璃和石英玻璃几乎看不到摩擦痕迹,而其他材料则有明显的刮花、划痕,影响其透光性。根据剪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的试验结果,将6种透明材料与砂土的接触面剪切破坏应力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相应的接触面抗剪强度线,如图7所示。通过对各直线的拟合得到6种透明材料与砂土的接触摩擦系数,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气温度升高下冻土桩负摩阻力试验研究[J]. 唐丽云,王鑫,杨更社,金龙,王晓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6)
[2]刚性与柔性顶部边界下筋土界面特性的细观数值研究[J]. 王志杰,杨广庆,王贺,刘伟超. 岩土工程学报. 2019(05)
[3]填土中锚固体–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J]. 杨庆光,梁凌川,杨诒飞,邓方根. 岩土工程学报. 2018(S2)
[4]砂土-钢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J]. 胡顺洋,李文帅,吴健,朱峰,许朝阳. 工业建筑. 2018(08)
[5]砂土中单桩水平循环累积变形特性模型试验[J]. 张勋,黄茂松,胡志平. 岩土力学. 2019(03)
[6]主应力轴往复循环旋转下砂土的变形特性研究[J]. 扈萍,魏超,杨令强,张文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4)
[7]砂土颗粒级配对格栅-土界面静、动力直剪特性的影响[J]. 王军,施静,刘飞禹,蔡袁强. 岩土力学. 2019(01)
[8]一种大型桩土界面直剪试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王永洪,张明义,刘俊伟,白晓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9]间断级配砂土中管线破损引起的渗流侵蚀模型试验[J]. 张冬梅,杜伟伟,高程鹏. 岩土工程学报. 2018(11)
[10]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赵少飞,戴志广,刘鑫,刘欣怡.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1)
本文编号:3252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25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