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0:38
二十世纪起全球化以来,世界各地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建筑也同样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地域特色建筑即将面临消失的状况。关中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则是陕西关中地区最为代表性的文化载体之一。但由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正在濒临消失。于是,创作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特征的现代建筑,成为了当下建筑师们的首要选择。如何将传统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创作中,便是当下关中地域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符号学理论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符号学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符号学理论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进行分类,结合关中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得出其应用中的原则、思维与方法,为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关中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主体,首先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对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以及建筑符号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形式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接下来...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山纪念堂
第一章 绪论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建筑师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初,他们利用西方的建筑设计知识,把传统建筑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中,符号本身没有过多的变异。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图 1.1)以及墨菲设计的清华大学礼堂,直接运用了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形式,手法都较为简单。
雷根斯堡住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符号学中的“符号”定义再思考[J]. 冯博. 中外建筑. 2015(10)
[2]浮华隐去,拙朴为衷——临潼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创作构思[J]. 屈培青. 建筑学报. 2015(07)
[3]灞上人家[J]. 肖莉,段婷,李娟,徐萌,白玉霞,刘克成,张广源. 建筑学报. 2011(08)
[4]小品田园─—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灞上人家服务区设计[J]. 刘克成. 建筑学报. 2011(08)
[5]整合与重构 陕西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J]. 雷振东,刘加平. 时代建筑. 2007(04)
[6]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J]. 曾坚,杨晓华. 建筑学报. 1998(08)
[7]民居符号学浅述及其他[J]. 谭刚毅. 华中建筑. 1996(04)
[8]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语言——访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J]. 张复合. 世界建筑. 1983(06)
硕士论文
[1]关中民居文脉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D]. 郭佳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2]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D]. 刘鹏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的研究[D]. 吴丰.湖南大学 2005
[4]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D]. 舒波.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27646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山纪念堂
第一章 绪论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建筑师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初,他们利用西方的建筑设计知识,把传统建筑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中,符号本身没有过多的变异。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图 1.1)以及墨菲设计的清华大学礼堂,直接运用了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形式,手法都较为简单。
雷根斯堡住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符号学中的“符号”定义再思考[J]. 冯博. 中外建筑. 2015(10)
[2]浮华隐去,拙朴为衷——临潼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创作构思[J]. 屈培青. 建筑学报. 2015(07)
[3]灞上人家[J]. 肖莉,段婷,李娟,徐萌,白玉霞,刘克成,张广源. 建筑学报. 2011(08)
[4]小品田园─—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灞上人家服务区设计[J]. 刘克成. 建筑学报. 2011(08)
[5]整合与重构 陕西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J]. 雷振东,刘加平. 时代建筑. 2007(04)
[6]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J]. 曾坚,杨晓华. 建筑学报. 1998(08)
[7]民居符号学浅述及其他[J]. 谭刚毅. 华中建筑. 1996(04)
[8]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语言——访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J]. 张复合. 世界建筑. 1983(06)
硕士论文
[1]关中民居文脉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D]. 郭佳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2]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D]. 刘鹏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的研究[D]. 吴丰.湖南大学 2005
[4]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D]. 舒波.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2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2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