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混凝土早强性能研究进展和展望

发布时间:2022-01-16 22:28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早强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分为掺早强剂、使用特种水泥和掺高分子聚合物三种。分别归纳总结了这三种方法对混凝土早强性能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各制备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此外,介绍了目前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早强性能的方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章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前言
1 早强剂对混凝土早强性能的影响
    1.1 无机盐类早强剂
    1.2 有机化合物类早强剂
    1.3 复合类早强剂
2 特种水泥对混凝土早强性能的影响
    2.1 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
    2.2 磷酸镁水泥基材料
    2.3 高铝水泥基材料
3 高分子聚合物对混凝土早强性能的影响
    3.1 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砂浆
    3.2 丙烯酸类树脂及丙烯酸类乳液改性砂浆
    3.3 其他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4 UHPC的早强性能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常温下硝酸铵钙对硫铝酸盐水泥的早强作用[J]. 黄睿,廖宜顺,许媛媛.  功能材料. 2019(11)
[2]聚合物胶粉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性能影响研究[J]. 康明旭,鲁耀刚,黄乙纯,罗章华,吴晚霞.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8(09)
[3]超早强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应用研究[J]. 扶庭阳,郭保林,罗玉萍,张家伟.  混凝土. 2018(02)
[4]硫铝酸盐水泥基快硬混凝土改性试验研究[J]. 吕磊,卫振海.  新型建筑材料. 2018 (02)
[5]硫铝酸盐基促强减缩剂与硫铝酸盐水泥对比分析[J]. 兰明章,王晓英,王剑锋,王建黔,张淑艳,丁玉哲.  硅酸盐通报. 2017(06)
[6]快凝快硬高强混凝土制备与机理分析[J]. 王冲,张洪波,罗遥凌,周立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7]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综述[J]. 陈宝春,季韬,黄卿维,吴怀中,丁庆军,詹颖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8]超早强微膨胀水下灌浆料的研究[J]. 丁庆军,何良玉,梁远博,王昱,黄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03)
[9]甲酸钙在不同聚合物防水砂浆体系中的作用效果及机理分析[J]. 王娟,宋丹,吴廷伟.  中国建筑防水. 2013(08)
[10]早强快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陈亚萍,杨廷雄,宋冬生,胡泊.  新型建筑材料. 2013(02)

博士论文
[1]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爆裂及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D]. 李海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快硬早强磷渣基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D]. 张俊.三峡大学 2016
[2]TSN混凝土复合早强剂的研究及其在抢险工程中的应用[D]. 郭俊娥.兰州交通大学 2015
[3]超早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范建平.东南大学 2015
[4]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研究[D]. 杨楠.湖南大学 2014
[5]早强复掺修补材料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中的研究及应用[D]. 李宏超.长安大学 2014
[6]混凝土裂缝修补用长效抗冻融环氧树脂开发研究[D]. 叶姣凤.兰州交通大学 2013
[7]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增韧改性[D]. 宋伟荣.上海交通大学 2009
[8]陶粒轻质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余宗芳.重庆大学 2007
[9]纤细角毛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D]. 田治立.大连理工大学 2004
[10]St/AA/MMA树脂的合成及结构调控[D]. 刘欣.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3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93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