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分形特征的节理面渗流计算模型

发布时间:2017-08-11 05:13

  本文关键词:考虑分形特征的节理面渗流计算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粗糙节理 分形维数 水力开度 接触面积


【摘要】:粗糙表面对节理渗流影响显著,但难以定量描述,几何分形作为描述岩石节理表面形貌特征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准确表述节理表面粗糙形态对节理渗流的影响,基于节理接触面积和开度,结合节理面分形特征影响,建立节理面水力开度计算分形修正公式。以自然节理试件为原型预制类岩石材料节理试件,通过激光测试获取节理表面三维形貌数据,应用立方体覆盖法计算节理试件的分形维数,并进行剪切 渗流耦合试验,计算剪切试验过程中水力开度变化规律。同时计算节理试件平均开度以及接触面积比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应用Zimmerman计算公式、Yeo修正计算公式和分形修正公式分别计算节理面的水力开度,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分形修正公式与试验测试值吻合较好,实现了节理面接触面积、节理开度和节理面分形维数的良好耦合,能更为全面地描述节理面的渗流特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长崎大学工学部;
【关键词】岩石力学 粗糙节理 分形维数 水力开度 接触面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项助目(51279097,51479108,51009086)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众所周知,长期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开挖活动等使得岩体中含有大量节理、裂隙,这些结构面成为地下水渗流的主要通道,使节理岩体的渗透特性不同于一般孔隙介质。节理渗流是组成裂隙岩体渗透的基本元件,因此,节理面渗流参数的准确计算尤为重要,近年来也一直为岩石力学和相关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和平,W.G.Pariseau;岩石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分形估计[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5期

2 周宏伟,谢和平,KWASNIEWSKIMA;粗糙表面分维计算的立方体覆盖法[J];摩擦学学报;2000年06期

3 李博;蒋宇静;;岩石单节理面剪切与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4 肖维民;夏才初;王伟;卞跃威;;考虑曲折效应的粗糙节理渗流计算新公式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颖;阮怀宁;贾彩虹;;岩石损伤力学理论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贾彩虹;王媛;张雪颖;;深基坑工程流固耦合模型的发展进程与动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舒志乐;刘保县;梁宁慧;李月;王道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土石体粗料分形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孟江燕;王云英;张建明;;分形下材料裂纹的临界表面能[J];表面技术;2012年03期

5 贾晓强;方向;宁强;潘俊;肖介山;;岩石断面三维分形维数的灰度测算新方法[J];爆破;2012年02期

6 毛东明,张飞;分形几何在边坡失稳预测中的应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张飞,王创业,菅玉荣,苗润桃,云建平,赵永威;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位移速率的分形特征[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徐鹏;程远方;张晓春;李蕾;贾江鸿;刘晓兰;;水泥试样爆炸压裂实验及裂纹分形评价[J];爆炸与冲击;2011年02期

9 肖云华;陈剑平;张鹏;张丽;;隧道超欠挖断面轮廓分形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黄勇;朱丽红;殷琨;任红;;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岩屑粒度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城城;马凤山;张亚民;王善飞;刘自成;;基于岩体结构面统计与分维数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张新伟;赵学观;焦维鹏;邵志刚;高连兴;;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扩展模拟及动力学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永红;高波;谢卫红;;岩石粗糙节理剪切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4 王明;李庶林;;声发射技术在结构安全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概述[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许勇;张季超;李伍平;;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丁靖洋;周宏伟;武志德;王广荣;张翠芳;;泥岩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与断裂能关系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智敏;苟先太;金炜东;刘娅;;微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8 杜时贵;黄曼;罗战友;贾汝达;王一敏;;岩体结构面起伏幅度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姜绍飞;;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10 谢和平;周宏伟;陈忠辉;;矿山非线性岩石力学的研究与展望[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结构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俊强;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3 陈奇;基于分形理论的汽车变速箱齿轮接触强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于群;电力系统大停电的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陶高梁;岩土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崔燕;微米级固体颗粒的分形及其与界面间粘附力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龙;有机粉体分形表征与其流动性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罗寅;舰船冲击环境分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建来;软岩巷道支护稳定性及数值动态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黄端阳;模袋水泥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杜俊;云南某露天矿山散体物料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静;油页岩热解渗透及内部结构变化相关规律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浩宇;岩石力学特性与其声发射分形维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庆伟;岩体力学在煤体变形中的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长庚;近断层地震动的分形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魁;基于分形理论的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群体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和平,W.G.Pariseau;岩石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分形估计[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5期

2 谢和平,王金安;岩石节理(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J];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3 葛世荣;粗糙表面的分形特征与分形表达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7年01期

4 葛世荣,索双富;表面轮廓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的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7年04期

5 陈国安,葛世荣,王军祥;分形理论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J];摩擦学学报;1998年02期

6 夏才初;肖维民;王伟;丁增志;;不同接触状态下节理三维组合形貌的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7 肖维民;夏才初;王伟;;考虑三维形貌特征的粗糙节理渗流空腔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8 速宝玉,,詹美礼,赵坚;仿天然岩体裂隙渗流的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05期

9 杨米加,陈明雄,贺永年;单裂隙曲折率对流体渗流过程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1年01期

10 谢和平,冯志刚,陈至达;星积分形曲面及其维数[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华;李夕兵;左宇军;;非线性法向变形节理对弹性纵波传播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2 王贵宾;杨春和;包宏涛;殷黎明;;岩体节理平均迹长估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3 申艳军;徐光黎;董家兴;朱可俊;;节理平均迹长与统计窗选位关联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曹平;周罕;范祥;黄雪姣;陈瑜;;剪切作用下节理表面形貌变化[J];科技导报;2011年28期

5 肖维民;夏才初;王伟;;考虑三维形貌特征的粗糙节理渗流空腔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6 史玲;蔡美峰;赵坚;;充填节理破坏机理及实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范祥;曹平;张春阳;;节理体积的计算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8 丁恩保;节理剪切扩容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5期

9 耿文志;三参数节理玫瑰花图的编制和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10 唐辉明;节理的断裂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育梁;闭历平;;节理单元法求解节理岩体力学问题[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张平;吴德伦;;节理爆破的工程实践[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夏才初;;论JRC[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4 黄丹;王剑峰;;光滑节理模型在锦屏大理岩中的应用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5 邵珠山;宋林;;节理处爆炸波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贵宾;杨春和;殷黎明;高敬;;岩体节理模拟与甘肃北山预选区节理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段文杰;李世海;冯春;;基于平衡颗粒法生成地质体复杂节理面网格的方法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8 张吉宏;刘红岩;;节理性质对岩体爆破破坏模式影响的数值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许宏发;;节理表面分形特征与分维计算[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夏才初;孙宗颀;潘长良;;含波纹度节理的形貌和剪切性质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节理剪切渗流耦合特性及加锚节理岩体计算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卫华;节理动态闭合变形性质及应力波在节理处的传播[D];中南大学;2006年

3 殷黎明;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水力、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梅涛;岩体节理三维网络模拟优化及在甘肃北山芨芨槽岩块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苏楠;基于节理组构的应变分析及其在碎屑岩褶皱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7 王贵宾;岩体节理三维模拟及渗透张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吴月秀;粗糙节理网络模拟及裂隙岩体水力耦合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许万忠;节理裂隙边坡稳定性及锚注加固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秦昊;断续节理岩体锚固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敬;甘肃北山候选场址花岗岩体节理几何特征和组合形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2 刘磊;节理破碎岩体隧道稳定性及锚固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秦玉静;均匀化节理单元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4 尹璐;结构—地基节理非线性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5 孙萍;地基中无限区域节理、夹层的模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5年

6 丁增志;节理表面形貌研究及在非贯通节理岩体强度准则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7 曲广t;基于节理几何参数不确定性的边坡稳定性和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冯海鹏;不同剪切速率下节理的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房江锋;黄土节理抗剪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罗扬;黄土节理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及节理黄土水分场数值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4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54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