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23:12

  本文关键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间主应力 统一强度理论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硐室围岩 稳定性


【摘要】:为研究中间主应力对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分析硐室围岩的弹塑性,求解出塑性区和弹性区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半径的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不同中间主应力系数对围岩应力分布、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统一强度理论求解的塑性区位移和半径随着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应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求解的结果,随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中间主应力系数等于0.8的位置出现拐点,用统一强度理论求得的极限强度比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求得的大。因此,在硐室围岩的求解过程中不能忽略中间主应力对围岩的作用。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中间主应力 统一强度理论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硐室围岩 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304007)
【分类号】:TU457
【正文快照】: 0引言地下硐室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地下交通工程以及地下矿山巷道等。硐室埋深越大,围岩的变形破坏越严重[1]。长期以来,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地下的构筑物处于三轴应力状态,不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且与中间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钦;余东明;;考虑中间主应力和剪胀特性的深埋圆巷弹塑性应力位移解[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2 徐栓强,俞茂宏,胡小荣;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地下圆形洞室稳定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年05期

3 张小波;赵光明;孟祥瑞;;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4 温森;杨圣奇;;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隧洞围岩变形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5 吴占瑞;漆泰岳;钟林;;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为民,李占强,,周治安;岩体结构面对巷道工程稳定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安徽地质;1994年03期

2 郑西伟;;隧洞工程岩爆特征分析及施工方法[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3 任松,姜德义,刘新荣,刘春;用3D-Sigma分析岩盐溶腔围岩地应力场[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4 刘新荣,鲜学福,马建春;三轴应力状态下岩盐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5 何俊锋;高广运;刘文生;;矿山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实例安全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李辉;炊鹏飞;杨小红;朱江伟;杨罗沙;李征;;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监测及结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李永树;地面沉陷对路基的破坏影响及其防治技术[J];测绘工程;2003年03期

8 叶明亮;矿井巷道围岩锚杆加固参数的弹塑性分析[J];东北煤炭技术;1998年02期

9 叶明亮;开采对采区巷道的影响及围岩应力计算[J];东北煤炭技术;1998年01期

10 郭娜娜;龚辉;;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成孔卸荷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泽权;;浅析童亭矿“三软”、“两高”煤巷的锚杆支护[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张华伟;彭文庆;;锚杆注浆联合支护大断面煤仓硐室围岩稳定性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3 尤明庆;纪多辙;;循环加载过程中岩样的轴向和环向变形特性[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何俊锋;高广运;刘文生;;矿柱回采安全性实例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赵雷;李小双;龚丽;王孟来;字佳林;;晋宁磷矿6~#坑东采区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玉广;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三维应力场及全缝长整体压裂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姜德义;岩盐溶腔稳定性及失稳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叶海旺;土岩爆破智能化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杨满平;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李勇;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整体压裂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李江腾;硬岩矿柱失稳及时间相依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罗一忠;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重大危险源辨识[D];中南大学;2005年

9 李士斌;深井岩石破碎规律及破碎的分形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10 张传庆;基于破坏接近度的岩石工程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春;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分段空场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季惠龙;云南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岳滨;丰山铜矿南部矿床1号矿体采场结构参数及开采顺序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会平;西曲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龚囱;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充填体损伤与声发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晨;岩石巷道底臌机理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史静;动压影响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作卢;锚固体剪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及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远东;动压采空区下底板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井欢庆;受动压影响的顶板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所业,贺宪国;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曾钱帮;王思敬;;运用Hoek-Brown经验准则分析圆形硐室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3 潘阳;赵光明;孟祥瑞;;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巷道围岩弹塑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4 宋俐,张永强,俞茂宏;压力隧洞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J];工程力学;1998年04期

5 许东俊;耿乃光;;岩石强度随中间主应力变化规律[J];固体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6 陈国祥;郭兵兵;;运用Drucker-Prager准则的深埋圆形硐室弹塑性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刘夕才;轴对称巷道变形的弹塑性理论分析[J];力学与实践;1994年05期

8 奚家米;毛久海;杨更社;王进锋;;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综合分析与确定[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4期

9 袁文伯;陈进;;软化岩层中巷道的塑性区与破碎区分析[J];煤炭学报;1986年03期

10 陈立伟;彭建兵;范文;孙萍;;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均匀应力场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分析[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志钦;余东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深埋圆形巷道弹塑性位移解[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张常光;赵均海;杜文超;;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强度理论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3 梁涛;杨甘生;雷静;;中间主应力对垂直井井壁坍塌压力的影响[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2年04期

4 周小平,郭映忠,张永兴;中间主应力对共轭平移断层中各序次应力场和断裂等构造形迹相互关系的影响[J];地质科学;2005年03期

5 陈君平;蔡行洲;江强;;土体中间主应力确定及其对临界值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6 刘志钦;余东明;;考虑中间主应力和剪胀特性的深埋圆巷弹塑性应力位移解[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7 许宏发;王发军;江淼;王武;;岩石考虑中间主应力Hoek-Brown强度参数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2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2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