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
本文关键词: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
【摘要】: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吸附率远大于水泥,其中蒙脱石的吸附作用最强.PCE分子侧链嵌入蒙脱石的层间,使得蒙脱石层间距d(001)由1.443nm增加到1.863nm.黏土吸附PCE分子,使得产生分散作用的有效PCE含量降低;黏土吸附水后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拌和物中固相体积增大、液相体积减小,最终引起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劣化.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黏土 机理 吸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012)
【分类号】:TU528.042.2
【正文快照】: 混凝土骨料中带入的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应用性能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使新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坍落度损失加快,并且还会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带来不利影响.黏土是层状的硅酸盐矿物,通常包括高岭石、蒙脱石、长石和云母等.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影响并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B.K.G.Theng;林茂福;;粘土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总结与展望[J];地质地球化学;1984年01期
2 李佩玉,袁慰顺,林鸿福,蒋栋才;对影响蒙脱石层间距诸因素的探索[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6年01期
3 杨勇;冉千平;毛永琳;张志勇;刘加平;;蒙脱土对聚羧酸超塑化剂的吸附行为[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HAI Mao;LI Chunxiao;JIANG Wei;DU Fengzhi;;Effect of cations on thermal properties of montmorillonite[J];Global Geology;2013年02期
2 吴致进;李春忠;;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制备方法[J];材料导报;2013年S1期
3 董玲玲;李引乾;史雁暇;曹新宇;马永梅;石广钦;孙睿;;辣椒素/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18期
4 刘金芝;周栋梁;江姜;冉千平;刘加平;;具有缓释作用的聚羧酸分散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S2期
5 沈洁;丁向群;邢进;王钰;周睿彤;;细骨料中的泥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4年03期
6 贾东亮,丁述理,杜海金,郭忠玉;膨胀土工程性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杨献忠;蒙脱石矿物的结晶度及其地质意义初探[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7年03期
8 李佩玉,蔡华生,杨献忠;蒙脱石b轴有序度的测定及其实用意义[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8年02期
9 何宏平,谢先德,郭九皋;离子交换蒙脱石的热稳定性研究[J];矿物岩石;2000年01期
10 曹强;吕生华;巨浩波;;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献忠;;蒙脱石矿物的结晶度及其地质意义初探[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9)[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红艳;尉犁水黑云母的间层结构和层间域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2 夏银飞;软粘土的结构性及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蔡进功;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D];同济大学;2003年
4 邓富泉;EVA/POE/EPDM/OMMT纳米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治华;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印民;橡胶/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动态生热及其阻隔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张祺;二氧化碳刺激响应的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范方强;水性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及防火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鑫;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马辉;聚合物/无机片晶共价组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芳;改性粘土矿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刘莹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综合治理[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高叶松;有机改性粘土矿物的制备及其对甲基异柳磷的吸附[D];厦门大学;2008年
4 吴昊;粘土对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的影响机制及控制措施[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刘喜山;纳米粒子及其协同阻燃聚丙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蔡杰龙;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曹丽军;没食子酸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3年
8 岳闪闪;热塑弹性体SI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9 李连顺;利用焦化废弃物制取减水剂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10 曾春芳;氧化石墨烯的液化和石墨烯流体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工业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J];混凝土;2006年04期
2 苗春省;X射线衍射快速划分膨润土类型的方法[J];矿物学报;1984年01期
3 王子明;程勋;李明东;;不同粘土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性能的影响[J];商品混凝土;2010年03期
4 刘光明;尹大强;;粘土矿物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吸附行为[J];生态环境;2008年02期
5 邢有红;贺洪儒;达海清;徐辉;刘兴荣;;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泰州长江大桥大体积沉井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明;马小隆;刘心悦;;用活性白土为吸附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初步实验[J];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06期
2 张克铭;耐火纤维炉衬损坏机理[J];工业加热;1991年05期
3 张士成,韩跃新,蒋军华,诸葛兰剑;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法[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8年03期
4 杨华明,邱冠周;β-磷酸三钙粉末的机械化学合成[J];无机盐工业;1998年04期
5 张勇,彭悦;陶瓷卫生洁具的高压注浆成形[J];陶瓷研究;1999年03期
6 周立群,柳士忠,余国锋,孙聚堂;纳米(NH_4)_3PMo_6W_6O_(40)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7 Hirohisa YAMADA;Kenji TAMURA;Shingo YOKOYAMA;Yujiro WATANABE;;热液合成板状高结晶度三八面体蒙脱石[J];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8 于水军,栗志,樊文熙;粉煤灰物理-化学激活新方法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2期
9 诸泉,黄少慧;微波在化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1998年01期
10 杨华明,邱冠周;搅拌磨机械化学法合成β-TCP粉末[J];化工冶金;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宏平;郭九皋;林鸿福;李丽云;;酸活化蒙脱石的~(27)AL、~(29)Si MAS NMR谱[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王元;陈翠红;;减缩剂对混凝土塑性裂缝的抑制作用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夏章能;徐洁;;AlN陶瓷化学镀法金属化机理[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王明亮;刘启明;刘浩;赵修建;;铅硼玻璃的二阶非线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范峰;凌凤香;王丽君;;β/Y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建荣;;高碱石油磺酸钙的极压性能研究(二)[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7 孙建国;蒋秀根;于兴银;;混凝土收缩裂缝研究[A];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红华;李建设;;纳米抗菌日用陶瓷的研究[A];《现代陶瓷科技进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礼杰;黄少铭;白延虎;陈江英;;SiO_2/Si基片上单壁碳纳米管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季亚军;韦江雄;余其俊;;聚羧酸减水剂在不同胶凝材料上的吸附分散作用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院企合作开发无黏土生产瓷砖技术获成功[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阮丛 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主任、教授 任建林 主任医师 陈建民;胃黏膜保护剂市场——低毒副作用产品生命力旺盛[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刘翠华;纳米蒙脱石产品前景良好[N];中国石化报;2002年
4 记者林家能;浙江纳米蒙脱土跻身国际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冯永强 张丽 连杰;盯牢尾矿和工业废弃物资源[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周沛;媲美旋窑 立窑水泥生态发展空间大[N];中国工业报;2011年
7 ;汽相法制活性白土研究[N];兵团日报(汉);2000年
8 林宗寿;为什么要淘汰生料钙铁控制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湖南辰溪华中水泥有限公司 刘明红;烘干机后托轮磨损后的修复浅析[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苏州中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徐福明 张平 卢晓光;XU-S特种增强剂在水泥生产中的作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麻秀星;高固含量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治华;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林;粘土矿物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吴平霄;蒙脱石活化及其与微结构变化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6 魏风艳;高性能水泥中低Ca/Si的C-S-H凝胶形成及其抑制ASR机理[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蔡安兰;高性能水泥干缩的测试方法及机理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陆春月;非线性液压激振机理及其在成型机上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孟学林;热功复合驱动逆循环机理与HFC/酰胺类工质对汽液相平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肖璞;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直接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邰文亮;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2 董新凤;纳米结构ZrO_2的制备及组装机理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山;蒙脱石酸溶动力学以及酸溶对蒙脱石结构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郑秀丽;淀粉基水处理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梁慧;粉煤灰活性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秀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抗硫酸盐侵蚀测试方法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7 张歆;四元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D];江南大学;2011年
8 季亚军;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表征及其与胶凝组分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万煜;硫酸盐影响聚羧酸减水剂与混凝土组成材料相容性的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李国松;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6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