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心智模式、过程敏捷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以软件开发团队为例
本文关键词:共享心智模式、过程敏捷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以软件开发团队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共享心智模式 过程敏捷性 团队绩效 层级回归 拔靴法
【摘要】: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是增强科研团队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以团队过程敏捷性为中介变量,以团队互依性为调节变量,探索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以238名软件开发行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以及基于拔靴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敏捷性在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团队互依性在共享心智模式与过程敏捷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共享心智模式、团队互依性、过程敏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模型中,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1124)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0引言信息系统开发是一种复杂、动态、知识密集型项目,项目开发中需要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在当今复杂情境下,企业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多地采用团队模式进行系统开发。自团队模式产生以来,如何提升团队绩效便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研究的重点。区别于传统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为中介[J];科学学研究;2010年03期
2 耿紫珍;刘新梅;沈力;;合作目标促进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8期
3 李柏洲;徐广玉;;共享心智模式、组织学习空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10期
4 张子源;赵曙明;周路路;秦伟平;;内隐协调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任务特征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1期
5 白新文;刘武;林琳;;共享心智模型影响团队绩效的权变模型[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6 任婧;王二平;;互依性与团队协作[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7 商淑秀;张再生;;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J];中国软科学;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丹;;成就动机和目标依存性对虚拟团队中合作行为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金丹;;成就动机和目标依存性对虚拟团队中合作行为的影响[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孙笑明;崔文田;崔芳;董劲威;;当前合作网络结构对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袁国方;张钢;;知识团队决策过程中的时间框架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5 毛良亮;;刍议中小企业联营协作体系建设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6 胡元木;;技术独立董事可以提高R&D产出效率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2期
7 李海军;谭鑫;;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耿紫珍;刘新梅;沈力;;合作目标促进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8期
9 纪晓丽;蔡耀龙;;研发团队即兴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共享心智模式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4期
10 王磊;张伟;张滨楠;;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整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蒋琬;顾琴轩;;研发人员职业承诺与创造力:基于个体效能与情境强化视角[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全利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文勤;知识团队自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海霞;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邓显勇;领导者特征与团队类型的匹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袁国方;时间框架效应下知识团队任务设计与任务执行冲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赵岱昌;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合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吴铁钧;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型建构与团队效能[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陈彦亮;团队认知对企业惯例的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良亮;博盛集团联营伙伴协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李海军;飞行员团队协作能力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3 庄琛;跨文化团队文化智力、协调机制和团队有效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松青;高校科研团队协作相关因素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金丹;成就动机与目标依存性对虚拟团队中合作行为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挺;基于团队协作的敏捷开发方法改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齐静;管理咨询企业团队激励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杨思;团队反思、运作次数对共享心智模型、团队有效性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力铭;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效能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鲁潇;跑酷运动中的社会支持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辉;曹英慧;;组织的学习空间:紧密度、知识面与创新单元的创新绩效[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2 王黎萤;陈劲;;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和激励机制[J];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3 丁志华,李萍,胡志新,李丰年;团队创造力数学模型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端旭;薛会娟;;团队内隐协调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2期
5 孙雍君;科技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05期
6 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赵林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4期
7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为中介[J];科学学研究;2010年03期
8 蒋天颖;张一青;王俊江;;企业社会资本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基于知识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9 汤超颖;朱月利;商继美;;变革型领导、团队文化与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高祥宇,卫民堂,李伟;人际信任对知识转移促进作用的研究[J];科研管理;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黎华;;企业知识创造路径探讨——基于共享心智模式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2 戈黎华;;企业共享心智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2012年08期
3 李柏洲;徐广玉;;共享心智模式、组织学习空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10期
4 熊学兵;;交互理解影响团队成员共享心智模式的机理[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5 项凯标;叶龙;;团队过程对共享心智模式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求索;2013年07期
6 王敏;;浅析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有效沟通的关系[J];商;2014年04期
7 曹科岩;龙君伟;;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5期
8 项凯标;周建波;程贞敏;;团队过程、共享心智模式与组织绩效:机理与路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9 陈艳艳;王萌;;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1期
10 戈黎华;;企业开放型知识创造组织模式探析——立足内敛型模式与开放型模式的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卫文;知识生产的“社会—认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季大奖;煤矿班组安全共享心智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陈婷;软件开发人员共享心智模式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徐超;基于共享心智模式的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贞怡;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王颖;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式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王萌;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9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15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