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美国智库对中外能源关系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8-04-24 08:43

  本文选题:美国智库 + 中外能源关系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0期


【摘要】:随着中国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能源问题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智库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关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智库近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中美能源摩擦;第二,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与世界其他能源富集区的关系。围绕上述方面,智库主要评论了中国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行为影响、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及其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智库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energy demand and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hina's energy issu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US think-tank,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nerg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recent years, US think-tanks have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first, Sino-US energy friction; second, Sino-US cooperation in clean energy; and third,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energy-rich regions of the world. Focusing on these aspects, the think-tank mainly commented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behavior on energy issues, the importance and ways of Sino-US cooperation, and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on these issu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美国的中共党史研究评析》(项目编号:11CDJ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世纪以来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评析》(项目编号:2011YXS05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32;F4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贤杰;盛昌明;王峰;;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评价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06期

2 ;中国超美国成全球第一清洁能源投资大国[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3 路明;;关于开发生物质能的建议[J];科协论坛;2005年06期

4 卢秀龙;;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能源供求矛盾[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剑琦;;自动化助力清洁能源[J];现代制造;2010年25期

6 ;清洁能源逐步走向成熟[J];硅谷;2011年15期

7 王馨;;奥巴马宣称到2035年美国80%的电力都来自于清洁能源[J];太阳能;2011年04期

8 雨珊;;掌控煤电,亦能趋利避害[J];低碳世界;2011年03期

9 张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J];能源与节能;2011年05期

10 于宏源;;以绿色共赢为核心的中国能源环境外交[J];国际展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晓磊;宋宏伟;罗良浩;;浅议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清洁能源体系的建立——以哈尔滨市城乡清洁能源体系建设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丁勇;李百战;;中国建筑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展望与问题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3 沈晟;;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杨成凡;许国森;;第三代垃圾变能源的技术“热解气化(ThermoSelect)”技术[A];2007中国科协年会2.3分会《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建功;曹银平;;煤炭企业要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玉婧;姚娜;张彬;;欧盟低碳经济之路及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杨静;;关于挖潜广西农村水电清洁能源的新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黄雅曦;王小典;高金鑫;王哲滨;;一种寒地地区新型农村生物质利用方式——牛粪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研究与利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文昊;肖秀杰;王丹红;张明慧;李伟;陶克毅;;介孔氧化硅材料氧化脱硫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宁;;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及对策[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彬;马凯:中国不会威胁世界能源安全[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张晏;中国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吴金慧;中国有能力靠自己解决能源问题[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常舒;亚太国家欲寻能源安全解决之道[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崔扬;关注清洁能源[N];人民日报;2003年

6 张双华;中国会威胁世界能源安全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刘建飞;合作维护能源安全[N];人民日报;2006年

8 田帆;欧盟以一体化寻求能源安全[N];中国石化报;2005年

9 黄继汇 孙宏;中美两国应加强能源环境方面合作[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刘丽群;欧盟建构能源安全新战略[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复旦大学;2011年

4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5 孙霞;权力与规范[D];复旦大学;2007年

6 黄奕;清洁能源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叶蓁蓁;国际能源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外交学院;2005年

8 罗晓云;21世纪初中国的能源安全与中外能源合作[D];暨南大学;2003年

9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孟杨;我国一次能源缺乏型城市煤炭战略储备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里昂;中国在拉美的能源安全政策及其对美国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0年

2 温柔;国际政治视角下的东北亚能源合作:模式与机制的构建[D];辽宁大学;2007年

3 尚琳;国际背景下的日本能源政策及中日能源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4 李跃;基于外部可获得性的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辉;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新型工业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杰超;印度能源安全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周亮;新形势下国家能源安全的矛盾分析与政策选择[D];安徽大学;2007年

8 程果;印度能源外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子义;中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任朝江;煤炭资源安全风险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5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95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