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组织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超网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1:47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组织知识管理也成为组织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组织知识管理不仅涉及组织的知识对象,还涉及作为知识载体和知识主体的人以及作为知识载体的物质载体。知识与知识之间、人与人之间、物质载体与物质载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特别是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体系。本文将就如何表示这种复杂的组织知识体系,如何分析其状况和特性,如何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组织知识管理等问题展开研究。 针对组织知识体系的上述特点,本文利用知识超网络模型表示组织知识体系的结构关系。界定了知识超网络的概念,分析了他的性质,并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研究解决组织知识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界定了知识超网络的概念。根据组织知识体系的特点,提出利用知识超网络描述组织知识体系。界定了知识超网络的概念:由知识元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包括:人员网络和物质载体网络)的一种或全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的超网络。指出知识超网络是一种包含不同性质结点和不同性质关系,即异质结点和异质关系的复杂网络。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超网络的性质,以及知识超网络中知识载体的知识表示和相似度计算问题。 第二,研究了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分析组织知识状况的方法。包括:利用知识元网络分析组织知识的性质;利用知识超网络中知识元到人员的映射关系,将组织知识分类成专有知识、共有知识以及专有领域、共有领域,据此了解组织知识的分类情况;利用不同阶段的知识超网络中知识元到人员的映射关系,分析知识被人员拥有的动态情况。 第三,研究了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分析改善组织知识结构的方法。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是改善组织知识结构的主要方法。包括: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确定组织知识中的专有知识和专有领域,将专有知识、专有领域以及组织中不存在但需要的知识,确定为组织需要的知识;利用知识载体的相似度算法,计算组织需要知识与每个人员知识的相似度,相似度高者被确定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人选。 第四,研究了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分析知识载体分类的方法。组织知识管理中经常会对知识载体进行分类,如人员分组、文档分类等。包括:利用知识超网络及其性质,研究依据知识对知识载体进行分类的方法;研究在知识载体分类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信息(如:交叉知识载体和交叉类)的方法。并分别结合具体实例对上述研究的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
【图文】:

超网络,物质载体,知识元


图2.2一个简单的知识超网络 Fig.2.2ASlmPleknowledgesuPemetwork图2.2的解释(图2.3、图2.4的解释与之类似):(l)在图2.2中,圆形结点表示知识元即肋,圆形结点间的连线表示知识元间存在关系即(kei,构)=l,由知识元及其关系组成的网络是知识元网络即G*,也就是位于图2.2中上方的网络。(2)方形结点表示物质载体即m,方形结点间的连线表示物质载体间存在关系即(m,,啊)月,由物质载体及其关系组成的网络是物质载体网络即Gm

超网络,物质载体,知识元


种类型的知识超网络。其中,由知识元网络、人员网络、及其关系所组成的人员知识超网络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尤兮N二(G,份,凡刁=(K,尸,肠一*,肠沪,肠一、)。一个简单的人员知识超网络如图2.3所示。.,图2.3一个简单的人员知识超网络 Fig.2.3AsimPlePersonknowledgesupernetwork而由知识元网络、物质载体网络、及其关系所组成的物质载体知识超网络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犬万N=(。,G,,,瓜一、)二(K,M,凡一*,&一,瓜一、)。一个简单的物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C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亚铌;;新世纪,新思维——用知识管理打造成功的现代企业[J];科技与企业;2003年01期

2 樊红梅;;OA与知识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晓立;;知识和流程都是组织的特性[J];科技与企业;2010年01期

4 文化;;知识管理:腾讯持续创新的秘密[J];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5 陈跃飞;;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6 陈启东;;高校后勤集团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7 毛兵;刘永成;;科研事业单位知识管理浅析[J];中国航天;2011年08期

8 李海波;刘则渊;;系统思考及其在知识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9 王坚;金心明;许祖国;;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10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方;;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知识管理[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2 阳煜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奥运会组织管理——以“奥运会知识转让”计划为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李培平;;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模式[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张明国;刘晓荣;;我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众托;;知识管理系统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U

本文编号:2649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649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