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15 18: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强调知识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时代里,“人才”无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名词与核心环节,吸引着无数学人对之进行探索与研究。鉴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妥善借鉴中国儒家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不但能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中国化,更将有助于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之一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发儒家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进而寻求其在现代人才管理中的意义:(1)、儒家的人才标准观。儒家评判人才的标准是“德”与“才”,其中,“德”是基础与重心,因为德既有“内圣”又有“外王”的功能,这为今人妥善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德”是“人才”的前提,“才”是“人才”的核心。(2)儒家的知人观。儒家以“心理差异论”和“心理可测论”作为选拔人才(“知人”)的理论依据,运用谈话法、观察法(包括观友察贤法)、试验法、询于众人法等方法来选拔人才。(3)儒家的得人观。儒家秉持唯能是求、大公无私、取和去同、为官择人、以贤致贤、礼贤下士的得人原则。(4)儒家的人才任用观。儒家坚持因才授任、取长避短、不求全责备、用人不疑、适当放权、不数易其官、破格提拔与次序晋升等原则来选拔人才。(5)儒家的人才激励观。儒家以其人性论和需要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人心”入手,主张用物质激励、关爱激励、教化激励、榜样激励、赏识激励等方法激励人才。(6)儒家的人才心理保健观。儒家把“以心统身”论和“心统性情”观作为理论基础,提倡运用学习养心法、内省反思法、节欲平性法、环境熏染法、休闲陶情法等方法进行心理保健。
【关键词】:人才 心理学 管理 儒家 现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12
  • 一、管理心理学的中国化6-7
  • 二、研究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的意义7-9
  • (一) 研究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意义7-8
  • (二) 研究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的实践意义8-9
  • 三、研究界定、目的、方法、创新之处、研究结果及不足9-12
  • (一) 研究界定9
  • (二) 研究目的9
  • (三) 研究方法9
  • (四) 创新之处9-10
  • (五) 研究结果10
  • (六) 不足之处10-12
  • 正文12-51
  • 一、儒家的人才标准观12-14
  • (一) 以“德”作为选才的根本13
  • (二) 以“才”作为选才的重要判标13-14
  • (三) 对当代确立人才标准的启示14
  • 二、儒家的知人观14-20
  • (一) “知人”的理论依据14-16
  • (二) “知人”的心理学方法16-18
  • (三) 对当代人才选拔的启示18-20
  • 三、儒家的得人观20-23
  • (一) 得人的心理学原则20-22
  • (二) 对当代人才招纳的启示:22-23
  • 四、儒家的人才任用观23-29
  • (一) 人才任用的心理学原则23-27
  • (二) 对当代人才任用的启示27-29
  • 五、儒家的人才激励观29-41
  • (一) 人才激励的理论依据29-34
  • (二) 人才激励的心理学方法34-38
  • (三) 对当代人才激励的启示38-41
  • 六、儒家的人才心理保健观41-51
  • (一) 人才心理保健的理论依据41-43
  • (二) 人才心理保健的方法43-48
  • (三) 对当代人才心理保健的启示48-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丁;高技能人才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0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6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