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基于知识型团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6:13
本文关键词: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基于知识型团队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和工作动机理论为理论框架,提出了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模型.从个体内在动机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提出并解释了虚拟团队中社会惰性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准实验研究对由87名学生组成的11个实验小组进行观察,随后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显著降低其社会惰性;社会资本与声誉和社会临场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社会惰性的降低作用也得到了验证.最后,论文对团队管理、沟通技术设计以及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社会惰性 虚拟团队 社会资本 目标争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2108,71301021,714310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098)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o引言无论是进行产品设计还是软件开发,当下组织越来越依赖(虚拟)团队完成任务w作为一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跨组织边界整合企业内外部智力资源的临时性组织,虚拟团队能够提高企业柔性,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但是虚拟团队为组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积椿;石伟;;中国公共部门的社会惰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2 ;将三个和尚组成一个团队[J];中国电子教育;2003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兮;交换意识、知识共享能见度和知识管理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7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58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