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隧道爆破开挖引起临近建筑物振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9:10

  本文关键词:隧道爆破开挖引起临近建筑物振动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岛地铁 爆破 建筑物安全性 空洞效应 高程放大效应


【摘要】:本文以青岛地铁3号线火车站区段隧道爆破开挖导致地表及建筑物振动影响为工程背景,根据勘察所提供的勘测资料以及隧道附近建筑物的相关数据,将岩土体、建筑以及隧道看作一整体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水平径向及切向和垂直方向三个方向的振动速度作为控制隧道爆破振动影响的标准,将现场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别研究爆心距以及隧道埋深对建筑物测点振动速度的影响规律,探讨振动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最后结合工程监测数据优化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验证公式的可靠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地质资料,参照《爆破安全规程》和《工程岩体分级国家标准》,结合青岛实际地质情况利用岩石强度折减法确定各级岩土的力学参数以及地表附近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力学参数。(2)结合地质参数及爆破参数求得该段区域岩土体的瑞利阻尼系数;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隧道爆破开挖,确定隧道爆破的空洞放大效应影响范围,沿隧道径向方向空洞效应较明显,放大倍数为1.0594-1.3427倍,且距离在20m以内;沿隧道切向方向的空洞效应不明显,当距离小于7m时,其放大1.08-1.2805倍。(3)模拟结果和监测结果较接近,误差在15%以内;监测中的顶层测点振动速度是底层测点振动速度的3.59倍,模拟得出的放大倍数为3.14倍。(4)探讨了埋深与水平距离对爆破引起测点振动速度的影响规律,当水平距离小于12m时,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振动速度迅速衰减,当大于12m时,测点的振动速度衰减情况趋于平稳;随着埋深的增加各层测点振动速度平稳的衰减,且高程放大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小。
【关键词】:青岛地铁 爆破 建筑物安全性 空洞效应 高程放大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6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1
  • 1.2.1 隧道爆破地表振动衰减规律及空洞效应研究现状13-15
  • 1.2.2 隧道爆破对建筑物振动影响及高程放大效应的研究现状15-20
  • 1.2.3 存在问题20-21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23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技术路线22-23
  • 第2章 青岛地铁隧道爆破施工简介23-33
  • 2.1 工程概况23-24
  • 2.1.1 工程简介23
  • 2.1.2 工程地质条件23
  • 2.1.3 隧道附近地表建筑分布情况23-24
  • 2.1.4 工程地质评价24
  • 2.2 爆破施工设计方案简介24-31
  • 2.2.1 爆破设计原则24-25
  • 2.2.2 爆破材料参数与爆破震动校核25-28
  • 2.2.3 装药结构及填塞28
  • 2.2.4 炮孔布置及起爆网络28-31
  • 2.3 爆破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爆破振动空洞效应模拟与分析33-45
  • 3.1 ABAQUS有限元简介33
  • 3.2 围岩及建筑结构参数选取33-36
  • 3.2.1 隧道围岩参数的选取33-35
  • 3.2.2 结构参数的选取35-36
  • 3.3 瑞利阻尼系数的确定36-38
  • 3.4 隧道空洞效应的探讨38-44
  • 3.4.1 隧道水平径向的振动速度变化规律38-40
  • 3.4.2 隧道水平切向的振动速度变化规律40-43
  • 3.4.3 隧道爆破开挖的影响范围分析43-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隧道爆破引起建筑物振动分析45-70
  • 4.1 爆破荷载形式45-49
  • 4.1.1 爆破荷载峰值47-48
  • 4.1.2 爆破荷载作用持续时间48-49
  • 4.1.3 等效荷载作用位置49
  • 4.2 建筑物振动模拟分析49-51
  • 4.2.1 基本假定50
  • 4.2.2 计算模型50-51
  • 4.3 隧道爆破开挖对建筑物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51-55
  • 4.3.1 隧道爆破开挖引起建筑物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分析51-53
  • 4.3.2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53-55
  • 4.4 建筑物振动速度随爆心距及隧道埋深的变化规律分析55-66
  • 4.4.1 建筑物振动速度随爆心距的变化规律分析55-62
  • 4.4.2 建筑物振动速度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分析62-66
  • 4.5 爆破振动的高程放大效应探讨66-68
  • 4.6 本章小结68-70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5.1 结论70-71
  • 5.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痴佛,,孙志宏;矿区建筑物和地面的保护[J];矿山测量;1995年04期

2 胡晓红,孙继军;影响建筑物造价的主要因素[J];江西冶金;1996年02期

3 方健丰;黄志坚;;影响建筑物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经验谈[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5期

4 廖瑛,李静,夏海力;从土耳其、台湾地震谈建筑物的抗震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4期

5 唐颖,高生,吴如军;建筑物的渗漏与治理[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3期

6 王丽霞,郭金刚 ,窦燕明 ,秦志强;建筑联合体同步迁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2002年06期

7 尹红霞;赵志龙;;建筑物的移位技术[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8 孙国斌;;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震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9 褚浩存;;建筑物二次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J];建筑工人;2012年09期

10 董伟科;栾琦;;谈建筑物移位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肇元;卢谦;;建筑物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研究[A];工程科技论坛第70场房屋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大会报告文集[C];2008年

2 刘志宏;;预防火灾作用下建筑物坍塌之浅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顾渭建;冯丽;;建筑物防止突发爆炸袭击的对策[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4 王国滢;张宇;;建筑物共振效应检测以及解决方法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黄剑;高轩能;张健;王维;;泉州南安市中小学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国庆;郭智敏;;临汾市雷暴统计与建筑物综合防雷措施分析[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7 岳清瑞;曾锐;陈小兵;胡孔国;李荣;陈烈;王伟军;;纤维网格在建筑物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瑜君;刘辉志;张伯寅;朱凤荣;梁彬;桑建国;;建筑物表面风压以及风场的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傅江平;深圳推进建筑物刷新改造法定化[N];中国质量报;2012年

2 记者 徐晓俊邋刘婷婷;二环内建筑六成是住宅[N];昆明日报;2008年

3 宫岛昌克;日本抗震钢筋设计及应用经验[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崔嵩;全市建筑物清洗翻新将制度化常态化法定化[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洋县吉华建司 钟彭军;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N];陕西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吉星;建筑物LiDAR点云三维重建的全局优化方法[D];武汉大学;2015年

2 伊晓东;基于影像的建筑物形变数据采集与特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航;城市隧道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崔晓玉;对已建建筑物结构改造技术的探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童耀刚;特定建筑物结构的三维测量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叶周灵;龙卷风荷载对建筑物的致灾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李亮;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快速三维建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潘莉莉;融合LiDAR点云和CCD影像的建筑物轮廓提取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7 李维权;高层建筑整体平移技术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倪欢;面向对象的车载激光点云建筑物立面识别与三维重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谷阳;基于建筑物结构特征的人员自主定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田海亮;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及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2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112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