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纳米多层隔热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3:49
【摘要】:隔热材料对缓解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很多组件在应用中的技术要求。从化工设备容器、房屋、船舶、航天器等各类大型设备、建筑,到空调、热水器等各类小型家电器件,隔热材料都发挥着节能降耗的重要作用。其中,在平板太阳能热水器或玻璃组建的众多器件中,往往要求玻璃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同时兼具优秀的力学性能,并且对隔热材料的轻质化、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综合性能优异的隔热材料意义十分重大,而纳米多层膜材料便是有潜力实现此目标的翘楚之一。本实验首先以W与Al2O3作为纳米多层膜的组元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常温下制备了不同周期厚度的W/Al2O3纳米多层隔热膜,通过GIXRD、XPS、SEM、TEM、纳米压痕仪及瞬态热反射技术对多层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沉积的多层膜中各单层均匀连续,不存在断层现象,且层间界面清晰。A1203膜层呈非晶形态,W膜层具有亚稳态β-W(210)的择优取向,并在周期厚度为5 nm时呈现明显的非晶态。随着膜层界面密度的增大,多层膜的热阻增大,热导率减小,硬度增大。周期厚度为5nm、膜层数为41层的W/A1203多层膜具有较为优异的隔热性能与力学性能,其热阻为3.14× 10-7 m2·K·W-1,有效热导率为0.36 Wm-1·K-1,硬度为8.53 GPa,膜/基结合力为42.20 mN。所制备的多层膜在室温到500℃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探索了不同氧氩比对部分氧化W/Al2O3纳米多层隔热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系列部分氧化W/Al2O3纳米多层膜。通过结构表征研究发现,多层膜中的Al2O3单层呈非晶态,而部分氧化W单层主要由β-W及β-WO3两相组成,且随着O2/Ar的增加,样品中WO3结晶性逐渐变好。同时,部分氧化多层膜层间界面清晰,各膜层均匀连续。相较未部分氧化(O2/Ar为0)W/Al2O3多层膜,部分氧化体系具有更低的热导率。且当C2/Ar为0.0125时,部分氧化W/Al2O3纳米多层膜相较其他多层膜兼具优异的隔热性能与较好的力学性能,其热阻为4.18×10-7m2·K·W-1,有效热导率达0.36 W·m-1·K-1,纳米硬度为8.22GPa,膜/基结合力为21.79 mN。在室温到500℃之间,所制备的部分氧化多层膜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3.2
【图文】:

多层隔热材料,结构示意图,陈诚,当量热导率


而间隔层(即隔热层)则降低气体与固体传热的贡献(孙陈诚等,2011)。逡逑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多层隔热材料的理论当量热导率可低至H^W-n^邋K-1邋(李德富逡逑等,2013),因此被誉为超级绝热材料。其结构如下图1.1所示(王苗等,2016;邋Spinnler逡逑M邋et邋al.,2004)。逡逑5逡逑

示意图,隔热材料,组织结构,连续结构


逦吸热涂层玻璃板逡逑而依据隔热材料的结构不同,还可将其分为气相连续固相分散型、气相分散固相逡逑连续型与气固连续型隔热材料,如图1.2邋(陈延新,2008)所示。逡逑栜_逡逑*逦b逦c逡逑图1.2隔热材料组织结构示意图逡逑a-气相连续结构型;b-固相连续结构型;c-气固连续结构型逡逑1-固相;2-气相;3-纤维逡逑Fig.1.2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structure邋of邋the邋thermal邋insulation邋materials逡逑a-邋structure邋type邋of邋gas邋phase邋continuous;邋b-邋structure邋type邋of邋solid邋phase邋continuous;邋c-逡逑structure邋type邋of邋two邋phase邋both邋continuous逡逑I-solid邋phase;邋2-gas邋phase;邋3-fibcr逡逑

曲线,热导率,界面密度,热输运


Costescu邋R邋M等(Costescu邋R邋M邋et邋al.,邋2004),米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制备了高逡逑界面密度的W/Ah03纳米多层,成功突破了材料的非晶极限。在这种材料中,他们发逡逑现材料的界面在热输运中主导热导率,并导致材料热导率的降低。图1.5为W/Ah03逡逑纳米多层热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曲线。为了便于比较,同时也示出了邋Ah03膜的数据,逡逑A1203最小热导率的计算值及W/Ab03纳米多层的扩散失配模型(DMM)分析数逡逑值。由图可见,W/A1203纳米多层的热导率均低于其他数值。逡逑11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荣;高文元;;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陶瓷工业;2013年05期

2 植超虎;刘波;任丁;杨斌;林黎蔚;;调幅W(Mo)/Cu纳米多层膜He~+离子辐照响应行为[J];物理学报;2013年15期

3 李德富;杨炜平;刘小旭;;多层隔热材料传热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4 侯来广;刘艳春;曾令可;;陶瓷纤维应用及现状[J];中国陶瓷工业;2013年01期

5 施伟;谭毅;曹作暄;;隔热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12年S1期

6 胡继东;左小彪;冯志海;;航天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概述[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7 孙陈诚;胡子君;叶辉;姚先周;张宏波;;多层反射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11年01期

8 彭程;吴会军;丁云飞;;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节能技术;2010年04期

9 李健芳;何飞;赫晓东;;新型耐高温多层隔热结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4期

10 王立久;孟多;;有机相变材料的建筑节能应用和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正兴;薄膜热导率的测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佳;高强低导热氧化铝轻质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世超;低导热纳米氧化硅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5年

3 张肖明;快速固化工业保温隔热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李涛;低热导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丽霞;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绝热材料的常压制备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陈延新;新型无机/有机复合绝热材料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程岚;超薄柔性多层复合膜及其隔热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张娜;低热导率硅酸铝纤维复合隔热材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6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96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