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涉密人员是保密活动的主体,国家秘密是否安全,归根结底取决于涉密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保密管理规范。由于涉密人员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个性志趣各不相同,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难以掌控,涉密人员管理始终是保密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最大难点。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人数多、分布广,是我国涉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基层党政机关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现状与成效,分析存在问题与原因,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探讨强化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对策措施。研究分析认为,近年来,特别是新《保密法》施行后,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普遍存在涉密人员确定不准确、资格审查流于形式、流动管控不到位、出国(境)管理不严格、责权利不对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应付式管理阶段,这已与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国内军工单位和先进地区涉密人员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基层保密工作实际,本文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管住关键环节、严格监督检查、注重责权利平衡、强化技术支撑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目前国内关于涉密人员管理问题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以基层党政机关为专门视角的更是空白,笔者希望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基层党政机关加强和改进涉密人员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层党政机关 涉密人员 保密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3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3
- 1.2.1 研究现状9-12
- 1.2.2 研究评述12-13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4-15
- 1.4.1 创新之处14
- 1.4.2 不足之处14-15
- 2 涉密人员管理的理论基础15-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1.1 涉密人员15
- 2.1.2 保密管理15-16
- 2.1.3 基层党政机关16-17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17-20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7
- 2.2.2 激励理论17-18
- 2.2.3 风险管理理论18-20
- 3 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现状与成效20-27
- 3.1 现状20-24
- 3.1.1 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20-21
- 3.1.2 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21
- 3.1.3 保密技术监督检查不断深入21-22
- 3.1.4 保密承诺纳入保密管理体系22
- 3.1.5 涉密人员普查工作有效开展22-23
- 3.1.6 涉密人员确定试点顺利完成23-24
- 3.2 成效24-27
- 3.2.1 涉密人员管理氛围持续改善24-25
- 3.2.2 涉密人员管理底数基本摸清25
- 3.2.3 涉密人员确定标准更加科学25-26
- 3.2.4 涉密人员违法行为大幅减少26-27
- 4 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7-34
- 4.1 问题27-31
- 4.1.1 涉密人员确定不准确27-28
- 4.1.2 涉密人员资格审查流于形式28-29
- 4.1.3 涉密人员流动管控不到位29
- 4.1.4 涉密人员出国(境)管理不严格29-30
- 4.1.5 涉密人员责权利不对等30
- 4.1.6 涉密人员违规行为时有发生30-31
- 4.2 原因31-34
- 4.2.1 法律法规建设滞后31-32
- 4.2.2 基层领导重视不够32
- 4.2.3 管理职责划分不清32-33
- 4.2.4 宣传教育手段单一33
- 4.2.5 检查惩处力度不足33-34
- 5 国内外经验借鉴34-41
- 5.1 国外34-36
- 5.1.1 美国34-35
- 5.1.2 德国35
- 5.1.3 法国35-36
- 5.2 国内36-38
- 5.2.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6
- 5.2.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36-37
- 5.2.3 江苏省苏州市37-38
-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38-41
- 5.3.1 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是首要前提38-39
- 5.3.2 厘清管理机构职责分工是必要基础39
- 5.3.3 强化关键环节保密管理是重中之重39-40
- 5.3.4 提高保密技术监管能力是可靠保障40
- 5.3.5 加强机关保密文化建设是有效依托40-41
- 6 加强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对策建议41-51
- 6.1 加强制度建设41-42
- 6.1.1 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法规41
- 6.1.2 建立健全内部保密管理制度41-42
- 6.2 强化组织领导42-43
- 6.2.1 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机构42
- 6.2.2 明确保密工作领导责任42-43
- 6.2.3 厘清涉密人员管理职责43
- 6.3 管住关键环节43-47
- 6.3.1 精准确定涉密人员43-44
- 6.3.2 严格保密资格审查44-45
- 6.3.3 强化保密宣传教育45-46
- 6.3.4 落实出境审批制度46
- 6.3.5 严格离岗脱密管理46-47
- 6.4 严格监督检查47-48
- 6.4.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47
- 6.4.2 加强保密督促检查47-48
- 6.5 注重责权利平衡48-49
- 6.5.1 保障涉密人员合法权益48-49
- 6.5.2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49
- 6.6 强化技术支撑49-51
- 6.6.1 配备必要的保密技术装备49-50
- 6.6.2 建设涉密人员信息管理系统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凯;一定要强化保密工作[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丁勇;刍议入世后保密工作的对策[J];广西审计;2002年06期
3 高晓战;张改民;;坚持依法理财 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方式[J];西部财会;2002年12期
4 任平俊;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3年03期
5 马定洲;乡镇机关保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3年04期
6 ;新时期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3年05期
7 谢伟;切实推进重点涉密单位保密工作的落实[J];办公室业务;2003年05期
8 陈爱玲;对新时期做好保密工作的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3年03期
9 张勇,杨明军;对新形势下基层保密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04年01期
10 张放;与时俱进 努力做好入世后的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洁;李敏;杨林;;夯实保密工作基础营造“平安奥运”良好氛围[A];热诚献奥运 全力筑平安——首都高校平安奥运行动长效机制研究[C];2009年
2 马中建;;关于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巨天余;;当前加快保密工作发展的对策[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吴金元;;略论发展经济时期保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5 蔡德华;;新时期保密工作必须实现五个转变[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林湛雁;;我院保密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初探[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7 陆东;;关于优化保密工作社会环境的思考[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樊光湘;;我是如何搞好调查研究促进保密工作的[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9 魏兰芳;;企业保密工作与经济效益[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10 刘羽飞;;略谈书面密件的保密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珍;企业保密工作现状及对策[N];兵团日报(汉);2004年
2 记者 承京;中航二集团保密工作积累了好经验[N];中国航空报;2004年
3 潘娟;保密工作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N];中国航空报;2005年
4 ;沈阳办结合审计业务管理做好保密工作[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高富强;强化保密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N];甘肃法制报;2005年
6 霍州煤电集团党委办公室 郭慧珍;必须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保密工作[N];山西科技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福生;自治区保密工作检查组来阿检查工作[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潘国利;如何做好新时期保密工作[N];宝鸡日报;2007年
9 丁爱民;浙江二院多方做好保密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国庭亮;陕西局确定保密工作重点[N];中国测绘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冉;新形势下我国政府保密工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吴玮;大连市保密工作改进方案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洪小康;高校保密工作协同化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4 姜灿;基层党政机关涉密人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5 赵涛;论新修订保密法中的保密工作责任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廖梦翔;保密经济学框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宏民;保密工作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8 马剑沁;信息化背景下的保密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刘文静;政务信息公开视角下的保密工作[D];南昌大学;2013年
10 薛彦云;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23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2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