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重庆市发展协同应急志愿组织管理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6:31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发展协同应急志愿组织管理的案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应急管理 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 协同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应急事件层出不穷,公共应急管理呈现出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公共应急管理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公共应急事件的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及破坏性等,光靠政府力量来应对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整合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来全面地应对公共应急事件,特别是志愿服务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社会发展和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协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就志愿者组织作为政府应急事件救援中发挥重要的一种协同,研究公共应急管理体制下政府与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共同参与的志愿者应急管理,反思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模式,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应急管理 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 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1 提出问题10
  • 1.1.2 研究背景10-11
  • 1.1.3 选题依据11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11-12
  • 1.2.1 国外志愿组织应急救援状况11
  • 1.2.2 国内志愿组织应急救援状况11-12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2-13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4 研究意义13-15
  • 1.4.1 理论意义13
  • 1.4.2 实际意义13-15
  • 第二章 协同公共应急体制的理论依据15-19
  • 2.1 相关概念15-17
  • 2.1.1 公共危机管理15-16
  • 2.1.2 非政府组织16-17
  • 2.2 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理论依据17-19
  • 2.2.1 协同理论17-18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18-19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协同应急管理中的典型性分析---以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为例19-24
  • 3.1 非政府组织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组建19-21
  • 3.1.1 重庆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19-20
  • 3.1.2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组建20-21
  • 3.2 非政府组织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队伍建设与发展21-24
  • 3.2.1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队伍建设21
  • 3.2.2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承担的应急管理工作成效21-24
  • 第四章 协同公共应急体制下重庆市应急志愿总队发展存在的问题24-29
  • 4.1 志愿者组织管理问题24-26
  • 4.1.1 志愿者招募方式单一24-25
  • 4.1.2 志愿者培训内容单一25
  • 4.1.3 其他问题25-26
  • 4.2 政府发展提倡志愿服务的机制不完善26-27
  • 4.2.1 政府与志愿组织之间未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26
  • 4.2.2 政府对志愿组织的登记管理不切合实际26-27
  • 4.2.3 重庆志愿服务组织缺乏正确的法律制度的管制27
  • 4.3 志愿服务发展在社会协同方面的机制存在漏洞27-29
  • 4.3.1 社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不高27
  • 4.3.2 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缺乏27-29
  • 第五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的对策研究—参与主体机制的构建29-34
  • 5.1 志愿服务组织层面——建立合理的基层管理机制29-31
  • 5.1.1 明确当前和进一步发展的目标29-30
  • 5.1.2 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30
  • 5.1.3 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源制度30
  • 5.1.4 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销售管理制度。30-31
  • 5.2 政府层面——促进志愿服务合理发展31-32
  • 5.2.1 建立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合理沟通机制31
  • 5.2.2 明确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31
  • 5.2.3 不断改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31
  • 5.2.4 建立健全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支持机制31-32
  • 5.3 社会层面——针对志愿服务业发展的相应协同工作32-33
  • 5.3.1 加强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合作力度32
  • 5.3.2 转变被服务者观念,保障志愿服务顺利进行32-33
  • 5.4 志愿服务组织在法律下的相应整合33-34
  • 第六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的对策研究—协同公共应急体制的构建34-42
  • 6.1 建立并强化志愿者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34-35
  • 6.1.1 加强公民文化建设,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34
  • 6.1.2 转变“大政府"思维,,加强政府治理理念34
  • 6.1.3 提升NGO的筹资水平,提高NGO的独立性34-35
  • 6.2 将两者的互动合作纳入到常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中35-36
  • 6.2.1 明确NGO的法律地位,营造NGO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环境35
  • 6.2.2 转变政府对NGO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政府找寻共同合作的积极性35-36
  • 6.2.3 提高NGO的自身能力,保证其有效的参与公共危机管理36
  • 6.3 建立权力和职责明确的合作规则体系,攻破共同行动难点36-38
  • 6.3.1 塑造相互信任的环境37
  • 6.3.2 优化权和职责之间的关系37
  • 6.3.3 建立起协调的相互配合37-38
  • 6.4 综合行动目标,实现共同期望的愿望38-39
  • 6.5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建立常规状态下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渠道39-40
  • 6.6 志愿服务全民化,充分借鉴国外模式40-42
  • 第七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结论及启示42-45
  • 7.1 本文主要结论42
  • 7.2 关于社会公共应急协同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42-43
  • 7.3 健全志愿服务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机制43
  • 7.4 社会上应急管理的相应举措43-44
  • 7.5 研究展望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和荣;;论社区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的完善——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璇;;探析志愿组织监督与评估机制的构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4期

3 朱莉玲;王媛媛;谭建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张明锁;李杰;;政府与民间志愿组织互动合作关系探析——以洛阳市河洛志愿者协会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杨海涛;彭闯;;志愿组织过往经历、定向目标及其行动能力[J];改革;2013年09期

6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J];宁波通讯;2014年05期

7 ;民间志愿组织:创造亮点,快乐成长[J];黄金时代;2012年06期

8 魏锡华;莫岳云;黄兰芳;;我国志愿组织宏观制度的剖析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潘屹;;慈善组织、政府与市场[J];学海;2007年06期

10 周]C;;民间志愿组织的集体行动研究框架——《行动的力量》书评[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建光;王媛媛;朱莉玲;;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转型与发展[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2 宋雪峰;;基层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五里桥街道爱心志愿者协会为个案[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朱峰;马立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草根女性志愿组织发展及其作用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4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分析[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竹;政府买单支持志愿组织服务社区[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黄胜海;志愿组织还须社会各界扶一把[N];惠州日报;2011年

3 张勤 武志芳 南京工业大学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以志愿组织促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丁元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美国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丁元竹;让非营利组织吸纳更多就业[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蒋欢 江泽全;国外志愿服务如何开展和运行[N];中国社会报;2013年

7 记者 张智;本市首个湿地保护志愿组织新区成立[N];滨海时报;2014年

8 记者 罗纯 通讯员 团宣;64个社区年内建立志愿组织[N];中山日报;2006年

9 中社 广社;从社区到社会:志愿服务渐成一种生活方式[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市委宣传部 邰阳 易越龙;关于郭明义爱心团队运作模式的思考[N];鞍山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志敏;志愿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崔巍;1961年以来美国政府资助民间志愿组织的政策演进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3 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桑颖;美国对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组织[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谦;志愿组织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宋雪峰;渗透与迎合:街道和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3 刘露;论政府培育志愿组织发展的路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励成亮;“治理”视角下民间志愿组织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娟;中国志愿者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楚楚;成为长期的医院志愿者[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朱越人;深圳市城市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5年

8 朱彦圣;资源依赖视角下民间志愿组织困境与破解之道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谢君;丹麦志愿服务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杨望;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5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25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