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公益社群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公益社群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准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对于精神与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与个性化。新的社会环境对于治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政府单一主体,逐步演变到政府、企业、公益社群等多方治理主体一起参与的合作治理,其中,公益社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来自各界的治理主体和它们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推动着治理向着网络化发展。网络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可以为探索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开辟道路,从而使公益社群在其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具体要走什么途径才能运用好网络治理,助力公益社群发展壮大,是当今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公益社群发展遇到的困境,分析了运用网络治理所需要的条件,总结了网络治理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并借鉴了当前网络治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经验,提出将网络治理模式引入公益社群中,实现政府部门、企业和公益社群等主体的资源整合以及联动合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随后,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结合亲身参与创立和运营的“泉州奇葩客栈”运用网络治理的经验,分析了网络治理模式建构的原则、基本要素和运行机制,从而构建出适宜公益社群的合作框架,运行以来取得显著成效,突破了公益社群发展的瓶颈。文章最后在网络治理的框架下分五个维度提出对策:政府要维护公益社群的治理主体地位,构建起融洽的合作关系,分享实用又适用的治理经验;企业要在为公益社群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下功夫;公益社群要在管理、创新、活动和社群合作四种能力的建设上做出努力,更好地融入网络治理框架,并学会用好网络里的人、财、物;媒体应该对公益社群提高重视,增加报道,并用自己的公信力带动社会对公益社群的信任;对于公众来说,要认识、接受并积极与公益社群良性互动。本文基于网络治理的视角研究公益社群的发展,且用亲身参与的案例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深化了网络治理的应用,为网络治理理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为公益社群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具备实践价值。
【关键词】:网络治理 公益社群 奇葩客栈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5
- 1.2.1 国内外社群研究10-12
- 1.2.2 国内外网络治理研究12-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5-16
- 1.4 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24
- 2.1 公益社群的概念及特征17-19
- 2.1.1 社群及相关概念17-18
- 2.1.2 相近概念辨析18
- 2.1.3 公益社群18-19
- 2.2 网络治理理论19-24
- 第3章 将网络治理应用于公益社群的条件分析24-29
- 3.1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为网络治理的应用提供良好基础24-25
- 3.1.1 社会多层次需求为网络治理提供适用性基础24
- 3.1.2 信息化社会发展为网络治理创造应用环境24-25
- 3.2 网络治理有利于公益社群的发展25-29
- 3.2.1 网络治理有利于凸显公益社群地位25-26
- 3.2.2 网络治理有利于公益社群参与社会资源配置26-27
- 3.2.3 网络治理有利于公益社群内部管理的改善27-28
- 3.2.4 网络治理有利于社会环境的改善28-29
- 第4章 网络治理视角下公益社群发展现状及分析——以“泉州奇葩客栈”为例29-44
- 4.1 公益社群发展现状29
- 4.2 公益社群发展问题剖析29-34
- 4.2.1 各主体间缺乏沟通与反馈30-31
- 4.2.2 公益社群难以整合社会资源31-33
- 4.2.3 企业主体的参与度不足33-34
- 4.2.4 竞争环境不公平34
- 4.3“泉州奇葩客栈”的兴起和发展34-40
- 4.3.1“泉州奇葩客栈”的组织概况34-35
- 4.3.2.“泉州奇葩客栈”的网络治理模式35-37
- 4.3.3“泉州奇葩客栈”运用网络治理模式的经验37-40
- 4.4“泉州奇葩客栈”网络治理成效40-44
- 4.4.1 加强了与各主体的沟通与反馈40-41
- 4.4.2 有效参与配置社会资源41-42
- 4.4.3 带动多方主体积极参与42-43
- 4.4.4 在不公平的大环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43-44
- 第5章 网络治理视角下公益社群的发展途径44-53
- 5.1 政府维度44-46
- 5.1.1 维护公益社群治理主体的地位44-45
- 5.1.2 理顺与公益社群的关系45-46
- 5.1.3 分享值得借鉴的管理经验46
- 5.2 企业维度46-47
- 5.2.1 提供资金支持46
- 5.2.2 参与技术支持46-47
- 5.2.3 提供人才支持47
- 5.3 公益社群维度47-50
- 5.3.1 管理能力建设47-48
- 5.3.2 活动能力建设48-49
- 5.3.3 创新能力建设49
- 5.3.4 公益社群之间的合作49-50
- 5.4 媒体维度50-51
- 5.5 公众维度51-53
- 第6章 结论53-55
- 6.1 结论53-54
- 6.2 不足与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附录A58-59
- 附录B59-60
- 附录C60-6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华艳;;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陈晓剑;戚巍;黄慧敏;;我国城市网络治理特征分析与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3 谭英俊;;网络治理:21世纪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战略[J];理论探讨;2009年06期
4 郑扬波;;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形态[J];社科纵横;2010年11期
5 张康之;程倩;;网络治理理论及其实践[J];新视野;2010年06期
6 管雯;;网络治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新框架[J];网络财富;2010年24期
7 吴帅;;公共管理网络治理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J];研究生法学;2011年03期
8 杨海涛;李德志;;我国社区网络治理的障碍与对策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张万宽;;国内外公共网络治理研究进展与趋势[J];理论界;2013年11期
10 许亚非;;伦理治理:网络治理的新视域[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礼祥;娄文龙;;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环境保护模式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谭英俊;;网络治理:21世纪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战略[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3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董明涛;孙钰;任嵘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合作网络构建[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燕;;论网络治理模式下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络治理:公民治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琴;;网络治理的权力基础:一个跨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彭正银;杨静;汪爽;;网络治理研究:基于三层面的评述[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徐晓林;刘勇;;数字治理对城市政府善治的影响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国强;刘斌;;山西省中小企业网络化合作机制研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熊节春;;政府治理新范式:元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总工程师 王军;网络治理体系关键在于统筹规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汉明;网络治理:安全优先 兼顾自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邱霈恩;网络治理亟待深化国际合作[N];光明日报;2012年
4 毕诗成 陕西西安;网络治理需“法”“德”并举[N];中华新闻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余东明;“逢事必谣”凸显网络治理紧迫性[N];法制日报;201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杨海蛟;现代网络治理的应对之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刘作奎;英美网络治理发展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网络治理“中国主张”穿透的“利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9 原雅虎中国总经理 互联网资深专家 谢文;网络治理就是社会治理[N];长江日报;2014年
10 李红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以修辞再造实现网络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毅;政府投资项目安全生产的网络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郭春甫;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社区警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德建;网络治理的生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宋为;公权腐败的网络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宋为;公权腐败的网络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丹萍;网络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叶舒;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自然灾害治理中的合作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傅燕凤;上海市闸北区职业培训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蔡俊昕;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公益社群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5 谭莉莉;网络治理的特征与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刘兰青;试论政府网络治理的立法规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易静;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基层政府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周雪;公权腐败网络治理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姚尚花;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网络治理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柳娟;企业网络治理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4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4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