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19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 文化建设 创新 济宁 城镇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前农村文化的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文化也在城镇化浪潮冲击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异质难合与传统文化的悄然流失,使当代农村文化呈现一种变化中的“空洞”状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且正在加大步伐,如何借助文化的力量有力地助推城镇化全面健康发展,怎样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切实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济宁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利用实证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根据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济宁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探明了当前济宁农村文化在城镇化阶段发展创新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济宁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在于创新。创新要以因地制宜为指导思想,要统筹经济文化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兼顾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农民的主体地位。本文探讨了济宁市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的可行理念,即服务型的文化建设思路,带动型的文化管理方式及融入型的文化发展氛围,并且对济宁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在文化资源、服务网络、相关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推进济宁市的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实现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发挥实践意义。本文分七章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概况进行解读。第三章分析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第四章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接下来在第五章,从现实基础、人文环境、发展道路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未来济宁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农村 文化建设 创新 济宁 城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导论9-17
  • (一)选题背景9-11
  • (二)相关研究情况综述11-14
  • 1.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四)主要研究方法14-16
  • (五)论文框架16-17
  •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概况17-24
  • (一)相关概念界定17-19
  • 1.农村文化的内涵17-18
  • 2.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18-19
  •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9-22
  • 1.农民思想文化建设19-20
  • 2.农民道德文化建设20-21
  • 3.农村科教、体育、艺术和法律等方面的文化建设21-22
  • (三)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22-24
  • 1.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区域差异性22-23
  • 2.农村文化建设的传承性23
  • 3.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主体性23-24
  • 三、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24-32
  •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24-26
  • 1.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4-25
  • 2.城镇化进程加速了传统农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25-26
  • 3.城镇化进程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26
  • (二)农村文化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26-30
  • 1.农村文化发展硬环境建设存在供需矛盾27
  • 2.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呈现空心化趋势27-28
  • 3.农村传统文化受到了城镇化浪潮的冲击28-30
  • (三)农村文化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30-32
  • 四、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32-40
  • (一)济宁市农村文化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32-37
  • 1.济宁市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32-36
  • 2.济宁市农村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效36-37
  • (二)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7-40
  • 1.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37
  • 2.文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37-38
  • 3.资金投入力度不足38
  • 4.传统文化发展后劲不足38-40
  • 五、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40-45
  •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不牢固40-42
  • 1.思想基础不牢固40-41
  • 2.物质支撑不坚实41-42
  •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不优越42-43
  • 1.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42
  • 2.发展政策不配套42-43
  •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不科学43-45
  • 1.发展缺乏可持续性43
  • 2.地方特色不突出43-45
  • 六、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创新思路45-53
  • (一)济宁市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应秉持的原则45-48
  • 1.统筹经济文化发展45-46
  • 2.统筹城乡文化发展46-47
  • 3.兼顾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地位47-48
  • 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48
  • (二)城镇化进程中济宁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创新理念48-50
  • 1.创新服务型文化建设思路49
  • 2.创新带动型文化管理模式49-50
  • 3.创新融入型文化发展氛围50
  • (三)城镇化进程中济宁文化建设创新对策50-53
  • 1.推动农民文化资源共享50-51
  • 2.创新农村文化服务载体51
  • 3.强化农村文化建设考核51-52
  • 4.发展特色农村文化品牌52-53
  • 七、结论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维平;高玉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1年04期

2 陈中海;;农村文化建设:一项亟需加强的事业[J];农村.农业.农民;2001年11期

3 江泳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艳秀;创建学习型组织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5 彭华昌,胡大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5年02期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01期

7 ;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年Z1期

8 ;打造新农村之魂 聚焦新农村之新文化[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9 ;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理财;张良;;论农村文化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与创新[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新志;;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培育新型农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张玉彬;;关于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几点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李斌;;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彭华昌;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7 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8 余学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华;;论新农村文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10 郑中;郑波;;山东省新农村文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新丽 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当前农村文化的新变化及其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2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五项对策[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大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旅游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4年

5 沈世成;农村文化建设要用好辩证法[N];温州日报;2005年

6 ;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N];安徽日报;2006年

7 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考察团;山西农村文化大院发展的启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宕子;“砸电视”岂能应对“农村文化生态断裂”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乐根良;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要办实办好[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刘晓辰;农村文化产业:挖潜力 拓市场 发展恰逢其时[N];中国特产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婵婵;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杨;河南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维;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宋淑芬;地方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范会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凤波;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韩美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莹华;“三农”框架下的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李宗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喜伍;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2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122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