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高精技术的日趋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步伐也正逐渐加大,其学生的生源综合素质不断下降,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一直以来形成的固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式方法正饱受冲击。其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与形势发展要求互不适应,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现状,并结合学生特点,使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得到完善,顺利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所以,正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当今知识时代的呼唤,更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目标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解读,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实为出发点,结合广东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人为本”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整个研究架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该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参阅一系列的文献资料,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原则和特点,对“以为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进行分析,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新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差异,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理解做出新的诠释。第三章主要是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广东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概括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认识误区,并对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环境,提出健全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培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构建正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等,推进“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设想。最后是本文的结束语。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研究创新之处12-14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1.4.2 研究的方法12-13
- 1.4.3 研究创新之处13-14
- 第2章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分析14-24
- 2.1“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概述14-20
- 2.1.1“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14-15
- 2.1.2“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15
- 2.1.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15-16
- 2.1.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6-18
- 2.1.5 高职院校实现“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18-20
- 2.2 高职院校实现“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依据20-24
- 2.2.1 落实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0-21
- 2.2.2 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21
- 2.2.3 高职院校学生严峻的竞争形势的需要21-22
- 2.2.4 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22-24
- 第3章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24-31
- 3.1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基本环境与学生状况24-26
- 3.1.1 学生层次多样,教育背景和思想水平差异大24
- 3.1.2 入学前后学生对专业和学校的认知反差大24
- 3.1.3 受现实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管理问题突出24-25
- 3.1.4 广东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25-26
- 3.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26-29
- 3.2.1 管理手段相对机械和单一,利用网络新兴工具不够充分26-27
- 3.2.2 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7
- 3.2.3 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27
- 3.2.4 有关学生管理的制度严重滞后27
- 3.2.5 过多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27-28
- 3.2.6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欠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8-29
- 3.2.7 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9
- 3.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9-31
- 3.3.1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29-30
- 3.3.2 学生主体差异性大30
- 3.3.3 学生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30
- 3.3.4 学生管理者非职责范围事务多30
- 3.3.5 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程序不规范30-31
- 第4章“以人为本”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举措31-40
- 4.1 加强权益保护,注重人文关怀31-32
- 4.1.1 依法治校,坚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1
- 4.1.2 注重人文关怀,切实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31-32
- 4.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32-34
- 4.2.1 在“中国梦”信念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32
- 4.2.2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理,并建立“以人为本”的心理疏导机制32-33
- 4.2.3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33-34
- 4.3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长远发展,提升职业发展能力34-37
- 4.3.1 全力构建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34-35
- 4.3.2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学生长远发展35-36
- 4.3.3 加强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6
- 4.3.4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36-37
-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37-40
- 4.4.1 以师德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37-38
- 4.4.2 以提高专业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38-39
- 4.4.3“以人为本”贯彻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39-40
-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勃;试论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0年02期
2 郝英杰 ,李文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吴彻革;浅谈激励手段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陈艳秋;强化自我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课题[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胡茂丰,李红琼;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0年03期
6 齐兵,鲁风宇;强化学生管理 培育合格人才[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7 王勇;论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11期
8 李妹辉;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霍清平;改革学生管理 推进素质教育[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0 封淼令,陈永海;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改革和创新思维[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孙玉民;林峰;;学生管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金玉珍;;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A];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研究论文集[C];2013年
4 盛海峰;;学生管理工作中西结合探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勇;;学生管理要始终渗透一个“情”字[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丽萍;;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庆民;;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文明[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徐承向;;公民意识觉醒与高校学生管理改革[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杨建荣;田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对云南农业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及管理对策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彭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视角——以人为本[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亚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N];吉林日报;2009年
2 鲁宽民;以学生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冯爱君;高校学生管理新规定更趋人性化[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4 南京轻工中等专业学校 高正;对中专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 白成社;应提高学生管理的执行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李菊;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吉林日报;2008年
7 ;第八届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话题二:破解学生管理之难[N];江苏教育报;2013年
8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庞春菊;中专校如何加强学生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黄文;高校学生管理新规定今起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姚秀杰;实现人才强国战略[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海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谢谷萍;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左广成;辽宁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厉爱民;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志梅;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张春旺;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人本化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邵文鑫;“与时俱进”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婷婷;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楠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8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12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