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9:22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入了发展型社会,这种发展直接表现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上升与政府供给不充分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态势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政府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主导功能,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和实践的展开,将使上述社会问题得到缓解,使社会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迅速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意义,,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并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挖掘出制约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并从实现机制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即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支撑机制等多方面探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本文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探讨部分。对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从理论的角度对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研究方案思路和基本框架、均等化的保障机制、评价指标等进行了探讨。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运用统计、调查等有关数据资料分析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取得的成就。 第四部分,结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揭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对策部分,在总结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晓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2 马兆青;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温玉;吉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3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28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