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大数据时代司法行政系统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9:18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司法行政系统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舆情 司法行政系统 大数据


【摘要】:社交媒体和传感网络的发展带来数据爆炸式增长,催生了大数据这一新兴概念。以司法行政系统为对象,围绕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分析与引导开展研究,对维护司法行政系统形象,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基金】: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R2013A008)
【分类号】:D926.1;TP393.09
【正文快照】: 0引言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1]。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持续有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网络媒介,如门户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2期

2 巨乃岐;宋海龙;张备;;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析论[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3 许蓉佳;;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7期

4 卢正伟;;“网络舆论”的分析思考[J];东南传播;2008年05期

5 张婷;张素萍;;浅析网络舆论暴力成因——以“后妈虐童”事件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7 石国亮;徐媛;;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吴强;;浅析涉警案件网民“群体极化”现象及公安机关的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4期

9 郝中良;;Web2.0环境下企业网络公关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10 徐殿;陈少卫;;网络舆论参与中网民“群体极化”倾向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幸;;互联网情境下控烟事件的传播过程研究——以“烟草项目评奖”事件的网络传播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关晓兰;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7 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D];吉林大学;2010年

8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9 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网络舆论被主流媒体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军艳;关系与冲突[D];南昌大学;2010年

3 冯世强;负面网络舆情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照;网络社区的民意表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莹;网络论坛舆论传播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增杰;社会转型中的“底层政治”[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明学;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网络舆论监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钦;探析网络社会“新意见群体”的舆论诉求与引导管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友巍;网络舆论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文博;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初探[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光华;论网络交往中"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局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2 洪兵;《强国论坛》:新的平台及其前景[J];新闻大学;2000年03期

3 吴谷平,徐世平;守住阵地 主动出击 扩大影响──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互联网问题的讲话精神[J];新闻记者;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黎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2010年07期

3 马映红;;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网络舆情研究[J];兰台世界;2011年02期

4 张帅;;论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J];知识经济;2011年07期

5 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唐喜亮;杨军;;2006年舆情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王旭;刘毅;;浅议网络舆情下的政府服务形象建设[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6期

8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9 陈英;张银芝;;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09年12期

10 陈华栋;蒋颖;;关于“网络民意”的一些思考与对策[J];求实;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志嵩;;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江涛;于洪志;李刚;;基于藏文网页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3 孙霏;;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4 吴新叶;;网络监督与公共压力: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康兰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以厦门PX事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林敏;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一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卓蔓;网络舆情背景下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馨慧;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与规律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3 张毅;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政府形象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任士伟;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薛一静;中国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朱璜;涉军网络舆情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龚弘;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范达超;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袁春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官民互动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乔瑞玲;企业应如何应对网络舆情[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6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286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