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社会融资规模的引入与货币政策协作型管理的实现框架

发布时间:2017-12-22 11:59

  本文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的引入与货币政策协作型管理的实现框架 出处:《征信》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社会融资规模 协作型公共管理


【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融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央行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有益补充。但是,金融监管资源在部门间、中央与地方间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管理的转型。运用协作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和完善两个层次的协调机制和央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制度,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和货币政策决策组织系统。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832.4;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对传统货币政策进行反思,对新政策框架热切期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过度创新且脱离监管是本轮金融危机的直接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融资结构和方式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银行表外业务增长迅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馥翔;周昭雄;丁顺浩;;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宏观调控新指标的探索[J];管理现代化;2013年03期

2 郭丽虹;张祥建;徐龙炳;;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3 张忠宇;;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增速偏离的经济学阐释——基于江苏省数据[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12期

4 徐国祥;郑雯;;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及预测能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3年08期

5 张科;;信贷规模套利的动因、路径和影响后果[J];西南金融;2013年12期

6 卜国军;;境外融资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浅析[J];上海金融;2013年10期

7 周宗安;王显晖;;社会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度[J];改革;2014年09期

8 郭红兵;杜金岷;;中国货币政策关注金融稳定吗?——纳入FSCI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检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9 赵胜民;罗琦;李政;;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调控房价的政策工具吗[J];统计研究;2014年10期

10 郭红兵;杜金岷;;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的构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立平;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区域实现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冯静;内在机理与制度条件:美国利率管制回顾与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3 傅程远;中国金融脱媒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崔名铠;中国货币与信贷统计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张敏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嘉为;赵琳;郑桂环;;基于DSGE模型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年01期

2 盛松成;;货币如何影响经济[J];中国金融;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本报专家组成员 盛松成;[N];金融时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1319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19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