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18-01-08 18:19

  本文关键词: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种范式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摘要】: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立场对当代公共行政的一种回应,主要是通过揭示"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的范式困境,批判性吸取其中有价值的理论资源,并深入反思当代中国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范式,其旨趣在于使公共服务的战略安排回归到社会发展的人性基石———"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针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公共服务的具体实际问题,"第三种范式"从公共利益的主体属性及其自由维度出发,要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以及完善宪政秩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原则,并从整体上拓展并畅通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社会管理的途径,建立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为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提供社会准备。
[Abstract]:The public service of "third model" is based on Marx's basic position of contempora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response, mainly through revealing the "dilemma paradigm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new public service", which is critical to absorb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valu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n-depth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public servic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ervice paradigm, its objective lies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the strategic arrangement of return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foundation --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everyone". According to the China condition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specific practical problems, "third paradigms" from public interest the main properties and its free dimensions, adher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eadership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China, perfect the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review and improve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push We should enter the principle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expand and smooth the way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making and social management as a whole, and establish an inclusiv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o provide social preparations for the "free people's Consortium".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一、引论20世纪末,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启,一些西方国家相继推进政府管理尤其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以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中国学界一个比较突出的贡献就是引进、介绍和传播西方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并结合中国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林,肖君拥;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张千帆;;中国宪政的路径与局限[J];法学;2011年01期

3 黄健荣,余敏江;论公共管理与宪政[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张学英;袁继富;;构建宪政秩序: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J];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周红;艾太强;;公共危机管理状态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周密;金治中;;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范毅;加入世贸组织给宪法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3 赵世义;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制约[J];法学评论;1999年03期

4 林来梵;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J];法学;1999年03期

5 陈,

本文编号:1398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98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