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治理: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本文关键词:协商治理: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出处:《学术界》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化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中国式的协商治理模式,因为协商治理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治理模式,是一种以中国式民主即协商民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模式。要实现以协商治理为目标模式的公共治理,必须深化改革,以期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公共治理的转变;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的协调共治体制;理顺政府内部的职能关系,完善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共治体制。
[Abstract]: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reform of our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even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is to establish a Chinese-style consultative governance model. Because consultative governance is a kind of public governance model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a kind of public 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Chinese democracy, which is based on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e must deepen the re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to modern public governance; Perfect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governance system of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Straighten out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government and perfect the coordination and co-administration system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and different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编办2011年年度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政府财政开支不断膨胀和民众参与热情日益高涨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均在进行新一轮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国作为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自然不能置身于外,深化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我国行政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2 郑慧;;中国的协商民主[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陈庆云,鄞益奋,曾军荣,刘小康;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李义中;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廖莎;黄茂钦;;小产权房政府治理法律对策研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5 袁立;;公共治理困境与公法学的理性回应[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6 南玉霞;论国际反恐斗争与国家主权之关系[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刘辉;;传统秩序的危机与治理的兴起——基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任丙强;曹庆萍;雷强;;“官办”行业协会的发展路径研究——治理理论途径的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杨扬;许晓春;;国际视野下的腐败治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姚荣;冯伟;;善治理念下的公务员能力建设与政府培训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笑梅;;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学习型政党建设[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2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3 乔耀章;;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几个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丕;;从政治监督学角度看公共预算监督[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钱元强;;“中医”治国还是“西医”治国——公共管理中“治理方式”的选择[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俞可平;;善治与和谐社会[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郑玲丽;;国际贸易关系的法治与全球治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8 张建伟;;论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9 袁政;;城市管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曦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伙伴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紫翔;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内政府机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静;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中政府角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蒋燕妮;多中心公共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崔云莺;我国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3 让-彼埃尔·戈丹,陈思;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肖孝毛;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肖孝毛;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莉;;公共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性审视——基于公民治理理论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夏金梅;;群体性事件与协商民主[J];唯实;2011年02期
3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贾西津;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结构变革的战略思考[J];社会;2004年04期
5 徐铜柱;危机处理能力——行政领导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尺度[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谢岳;葛阳;;市场化、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J];学习与探索;2006年06期
7 朱和磊;;和谐社会下公共治理的展望[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杨雅厦;;依法进行公共治理是和谐社会的关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付英;;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公共治理社会化[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8期
10 ;“首届政府绩效管理与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文;;生态文明与公共治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继力;;公共治理视野下的和谐社会[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勇;徐晓林;;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健彪;曾正滋;;公共治理的新古典自由主义价值背景——兼论公共治理的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志明;;公共治理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学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要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机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华;;治理视角下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国玮;;救灾资金筹措与使用监管机制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束顺民;;人格化、官僚化到市场化——中国公共管理的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高剑;公共治理如何拥抱市民需求?[N];东莞日报;2009年
2 佛山日报记者 管俊;内调结构外放权限走出公共治理新路[N];佛山日报;2011年
3 卢汉龙;积极发挥民间组织治理功能推进社会公共治理[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季晓莉;用居民满意度衡量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高剑;政府绩效评价须向公众开放[N];东莞日报;2008年
6 汪玉凯;公共治理的和谐与电子政务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季晓莉;周业安:公共治理30年得失谈[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汪玉凯;公共治理的和谐与电子政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石敬涛;迷失在奖与罚之间的秩序与文明[N];工人日报;2010年
10 本报评论员 高剑;换届选举是刷新基层公共治理的良机[N];东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君;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治理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玉;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D];南开大学;2006年
4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刘兆鑫;政策协商初论[D];吉林大学;2009年
6 叶金珠;网络突发事件蔓延及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马敬仁;政府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谢新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鞠连和;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文;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公共治理改革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3 康静思;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4 邓贵川;我国环保运动的公共治理参与:模式与发展[D];南京大学;2012年
5 李琴;公共治理的双轨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齐玉姣;公共治理中的公共理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张盛华;标语与我国公共治理[D];山西大学;2010年
8 薛森林;协商民主与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完善[D];宁波大学;2011年
9 罗平婷;公共治理视阈中的行政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饶建仁;协商民主:化解基层行政人员伦理困境的新途径[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3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40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