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在改革时代中思考竞争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24 22:25

  本文关键词: 改革时代 竞争 共生共在 合作行动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的社会转型,其标志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改革,从而使我们的时代显现为一个改革的时代。然而,走过了3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上对改革进行反思。工业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类之所以在今天陷入了风险社会,必须面对危机事件频发的困扰,都是根源于竞争的。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话语指向依然是从竞争起步的,在转化为改革方案时不仅未能解决人类当前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的。其实,如果我们意识到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性改革是适应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转型的要求而发生的话,就应当自觉地放弃在竞争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建构,而是需要转向对人的共生共在的关注,让一切改革方案的设计都从属于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
[Abstract]:Globalization, post-industrialization means another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ts symbol is that since 1980s,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have been committed to reform, thus making our times appear as an era of reform.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reform, we need to reflect on the reform in the way of thinking. Industrial society is a competitive socie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the discourse orientation of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still started from competition, and not only did it fail to 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currently encountered by mankind when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a reform plan. It makes the problem even worse. In fact, if we realize that the global reforms that began in 1980s were to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the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society, We should consciously give up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competition, but should turn to the concern of symbiosis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so that the design of all reform schemes should be subordinate to the goal of co-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
【分类号】:D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丽;;孤云出岫 去留无意——论《庄子》对自由心灵的实现[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黄石;杜庆春;;反对电影,还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写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于萍;;工业社会的困境与人的需要的异化——马尔库塞虚假需要理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举;;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5 刘云杉;;告别巴别塔:走入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6 徐岿然;;非形而上学时代的逻各斯变式——论形而上学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的符号化与资本化畸变[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7 徐岿然;;信息社会之批判理论何以可能?——兼评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的信息相对主义思想[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8 方文;张莹莹;;现代性语境视阈下的爱国主义行动——以“家乐福事件”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陈芳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现实救赎[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刘东海;;我国的异化消费现象及应对策略[J];创新;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伟轩;;中国封闭式居住模式的源流、现状与趋势[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翟新倩;;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成因及对策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霞;夕阳下的胡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杜雨;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艳飞;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素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信任的缺失与重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边国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同珍;广告社会责任中的两种失责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武祥天;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诉求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蒋红群;爱抚伦理学——从齐格蒙特·鲍曼对爱的关系的阐释考察其伦理思想[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1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531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