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

发布时间:2018-04-28 07:04

  本文选题:市场经济 + 公共管理制度 ; 参考:《商业时代》2013年34期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社会这个范畴内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状况。只有重视这一群体的利益,才可以说社会是沿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的。同样的,群众利益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如何促进人民群众推动市场经济体系的繁荣,离不开公共管理这一伴随社会化应运而生的制度。这样看来,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共同进退的密切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反过来又能推动前者的发展。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并将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发挥好彼此促进的作用,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同步发展。
[Abstract]: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this category of society . Only the benefit of this group can be said that the society is along the good direction . The same , the mass interests are guaranteed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cial economy .

【作者单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分类号】:F123.9;C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覃成林;;基于协调与共享发展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制度创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2 张宏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一个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3 傅龙华;;资源节约制度创新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2期

4 李国平;李恒炜;;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安全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2 李红;张平宇;刘文新;;基于新区域主义的城市群制度整合研究——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3 关伟;蔚振杰;;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4 袁国强;冯德显;张淼;王鑫;史燕茹;;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5 李正;吴映梅;;滇中城市群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4期

6 王柏杰;孙建中;;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行政分割和政策机制选择——兼论建立太榆新区的可行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姜晓丽;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动力与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蕊;湖南“3+5”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及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闫静苗;山西省大学城对太原都市圈发展的作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4 熊勉;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恒;孙蕾;;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2 崔大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3 王永锋;高建华;张智先;;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4 吴季松;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年07期

5 范建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03期

6 冯德显,贾晶,杨延哲,张教平,张丽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7 冯德显;乔旭宁;贾晶;;中原城市群竞合关系及一体化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8 王鹰;论安全的概念[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爱军;李晓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10 谷建全;加快实现中原城市群科技资源共享[J];河南科技;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加庆;论连云港市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纪淑云;深化企业改革 实现经营创新——物资流通体制改革初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颜晓峰;信息与创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宋永春;入世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本原则”[J];经济师;2002年08期

5 李学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J];开发研究;2002年02期

6 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7 张嫘,李文玉;薪酬战略与管理理论的创新[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3期

8 颜平建,弓兰秀;创新,打造更大更香的奶酪[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叶育新,李祖全;论WTO与政府经济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10 秦祖泽;创新的哲学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俊杰;;着眼企业长远发展 提高物流服务创新[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桂其林;;宝钢节能技术的进步与创新[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军;路宏伟;陈杰;;关于开展物流信息服务的探索与思考[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虹杰;;标准是企业的标杆[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6 宋超;;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机制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国华;周云;;物流工程及其技术创新[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8 王国华;周云;;物流工程及其技术创新[A];物流工程与西部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黄青;;努力打造标准化服务的新理念——对地方标准化科研服务机构如何增强工作有效性的几点设想[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齐艺莹;;论我国国有资本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创新[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凯;创新风暴精彩揭晓[N];中国建设报;2000年

2 张起卫;北京楼市直面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2年

3 ;金岛:在创新中实现“步步高”[N];重庆商报;2001年

4 鲁钟鸣;要创新不要克隆[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余华龙;房产巨头掀创新风暴[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十堰市市长 赵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关键[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陈占杰;稳定房市在于创新[N];市场报;2002年

8 ;美新房销量创新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刘凯;市场人士谈住宅创新[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10 张松峰;在两个创新上实现突破[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小胜;创新、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符绍强;国有产权交易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6 韦鲁鹏;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资产波动率与衍生产品创新及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8 文芳;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毛腾飞;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碧波;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与设市模式创新[D];湖南大学;2006年

2 孙建辉;城市水务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D];厦门大学;2007年

3 曹金焰;城市形象宣传中的品牌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跃飞;株洲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海艳;论中国生产力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D];湘潭大学;2006年

6 管晓娜;我国行业协会服务经营创新与规范化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王鹏亮;论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制度设计与创新[D];河海大学;2007年

8 阳光;房地产企业整合营销创新的实践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云虹;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及创新[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陈优金;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4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814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