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全球公共治理:中国公共管理未来30年研究的重要议题

发布时间:2018-07-13 21:55
【摘要】:正一、引言3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夏书章先生以他作为新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领军者所独有的敏锐和远见,率先发出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的呐喊,敲开了中国行政管理领域拨乱反正、蓬勃发展的大门,推动了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发展,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的学术精神和社
[Abstract]:First, 30 years ago, at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Mr. Xia Shuzhang used his unique acumen and foresight as the founder and leader of New Chin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 took the lead in issuing the cry that "it is time to put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on the agenda," knocking on the door of setting things right and flourishing in the field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t embodies the lofty academic spirit and society of a Chinese intellectual.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哲;;《中国行政管理》再创佳绩——《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位列第一 综合指数位列第一[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8期

2 蒋小杰;马志宇;;当代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价值规范分析[J];行政论坛;2011年04期

3 谭康林;;论法国、德国公共行政研究范式及其启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发臣;;公共治理的政府责任[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5 颜学勇;周美多;;基于共识的治理:后现代情境下政策共识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6 张远凤;赵丽江;;公私伙伴关系:匹兹堡的治理之道[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9期

7 裴丽;姚荣;;包容性行政——变革社会的新治理典范[J];经济导刊;2011年06期

8 彭晓妍;黄壬侠;;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和谐发展——第七届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9期

9 高小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程和成就[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0年01期

10 刘亚平;;公共行政学与美好社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卫忠;申海平;韩冰;刘莹;陈素萍;;公众依托网络监督政府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2 梁芷铭;;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裁量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振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下一步[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潇潇;中国公共管理在反思中前进[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季晓莉;周业安:公共治理30年得失谈[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张天潘;公共治理别总板着脸禁止,更别有洁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改进公共治理的新契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陈潭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微博问政考验公共治理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范伟 兰文飞;当前公共治理局势及策略[N];学习时报;2004年

8 傅达林;公共治理:以对话化解对抗[N];法制日报;2010年

9 柳琴;信访短信号,存在手机里[N];东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 高剑;公共治理如何拥抱市民需求?[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君;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治理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爱华;我国低代价行政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辛静;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世杰;公共治理机制:实现责任行政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传军;管理主义政府模式的终结[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7 鞠连和;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D];吉林大学;2008年

8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何文盛;政府绩效评估中的责任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中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D];山东大学;2011年

2 罗平婷;公共治理视阈中的行政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宋扬;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孙文;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公共治理改革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盛华;标语与我国公共治理[D];山西大学;2010年

8 贺艺;公共治理视野下非政府组织的整合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长,

本文编号:2120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120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